36氪股权众筹平台运行风险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股权众筹融资概述 | 第19-28页 |
2.1 众筹模式 | 第19-21页 |
2.1.1 捐赠型众筹 | 第19-20页 |
2.1.2 债权型众筹 | 第20页 |
2.1.3 回报或预购型众筹 | 第20页 |
2.1.4 股权型众筹 | 第20-21页 |
2.2 股权众筹的特征及投资模式 | 第21-23页 |
2.2.1 股权众筹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2 股权众筹的投资模式 | 第22-23页 |
2.3 股权众筹风险类型 | 第23-24页 |
2.4 股权众筹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 | 第24-26页 |
2.4.1 风险投资 | 第25页 |
2.4.2 天使投资 | 第25页 |
2.4.3 私募股权 | 第25页 |
2.4.4 首次公开募股 | 第25-26页 |
2.5 我国股权众筹发展概况 | 第26-28页 |
第3章 36氪股权众筹平台案例概况 | 第28-36页 |
3.1 36氪众筹平台简介 | 第28-33页 |
3.1.1 36氪股权众筹平台业务流程及投资模式 | 第29-31页 |
3.1.2 36氪股权众筹平台现有风控 | 第31-33页 |
3.2 36氪股权众筹平台融资项目案例介绍 | 第33-36页 |
3.2.1 “爱豆”项目事件 | 第33页 |
3.2.2 “宏力能源”项目事件 | 第33-34页 |
3.2.3 “猿团”项目事件 | 第34-36页 |
第4章 36氪股权众筹平台运行风险案例分析 | 第36-49页 |
4.1 道德风险分析 | 第36-40页 |
4.1.1 尽职调查 | 第36-38页 |
4.1.2 审核工作 | 第38-39页 |
4.1.3 项目宣传 | 第39-40页 |
4.2 法律风险分析 | 第40-43页 |
4.2.1 平台定位 | 第40页 |
4.2.2 非法集资风险 | 第40-41页 |
4.2.3 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41-43页 |
4.3 信用风险分析 | 第43-44页 |
4.3.1 违约风险 | 第43页 |
4.3.2 放松审核和监督 | 第43-44页 |
4.4 操作风险分析 | 第44-45页 |
4.5 36氪股权众筹平台运行风险原因分析 | 第45-49页 |
第5章 降低36氪股权众筹平台运行风险的对策建议 | 第49-55页 |
5.1 完善行业法律体系及监管制度 | 第49-51页 |
5.1.1 明确信息披露标准 | 第49-50页 |
5.1.2 设置平台准入标准 | 第50页 |
5.1.3 限制融资额度 | 第50-51页 |
5.1.4 成立股权众筹行业自律组织 | 第51页 |
5.2 丰富平台盈利模式 | 第51-52页 |
5.2.1 保持收取服务费 | 第52页 |
5.2.2 寻求其他合法收入 | 第52页 |
5.3 提高平台风控能力 | 第52-53页 |
5.3.1 完善平台风控体系 | 第52-53页 |
5.3.2 加强平台投后管理 | 第53页 |
5.4 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 | 第53-55页 |
5.4.1 开设线上投资教育课程 | 第54页 |
5.4.2 开展业务培训与考核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6.2.1 本文的研究不足 | 第55-56页 |
6.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