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1.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44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4-30页 | 
| 2.2 数据来源 | 第30-33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33-44页 | 
| 第三章 高温对玉米发育期模拟不确定性的影响 | 第44-56页 | 
| 3.1 玉米发育速率温度响应曲线比较 | 第44页 | 
| 3.2 发育期模型的调参和验证 | 第44-47页 | 
| 3.3 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发育期模型的比较 | 第47-50页 | 
| 3.4 高温条件下发育期模拟的不确定性 | 第50-52页 | 
| 3.5 讨论 | 第52-5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玉米生长发育温度响应函数的改进 | 第56-72页 | 
| 4.1 作物生长模型中温度响应函数的比较和改进 | 第56-59页 | 
| 4.2 改进前后的APSIM模型模拟能力的评价 | 第59-62页 | 
| 4.3 变暖条件下改进前后APSIM模型模拟生育期的差异 | 第62-63页 | 
| 4.4 变暖条件下改进前后APSIM模型模拟生物量和产量的差异 | 第63-65页 | 
| 4.5 讨论 | 第65-7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玉米潜在生长季的利用及对产量的影响 | 第72-84页 | 
| 5.1 玉米潜在生长季的利用率 | 第72-74页 | 
| 5.2 各玉米种植区代表品种参数本地化及区域验证 | 第74-78页 | 
| 5.3 各区玉米品种花前花后积温比例的变化 | 第78-79页 | 
| 5.4 潜在生长季利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限制因素 | 第79-81页 | 
| 5.5 讨论 | 第81-83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4-88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85页 | 
| 6.3 讨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2页 | 
| 个人简介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