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股市的短期惯性与反转研究--基于行为金融的羊群效应分析
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一、股票市场惯性与反转效应及投资策略定义 | 第13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一、我国股票市场特征分析 | 第14-16页 |
二、我国股票投资者的特征分析 | 第16-17页 |
三、我国股票市场惯性与反转效应研究理论意义 | 第17页 |
四、我国股票市场惯性与反转效应研究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页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28页 |
第一节 股票市场惯性与反转效应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一、股票市场惯性与反转策略两大经典研究 | 第19页 |
二、股票市场惯性与反转策略三大解释模型 | 第19-20页 |
三、股票市场惯性与反转效应研究具体结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股票市场惯性与反转效应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一、论证我国股票市场不存在惯性与反转效应的研究 | 第21-22页 |
二、论证我国股票市场只存在惯性效应的研究 | 第22页 |
三、论证我国股票市场只存在反转效应的研究 | 第22-23页 |
四、论证我国股票市场兼具惯性与反转效应的研究 | 第23页 |
第三节 学术争论点及难点 | 第23-25页 |
第四节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5-26页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6-28页 |
一、新的数据选取——日度频率结合股市最新数据分析 | 第26页 |
二、新的研究视角——试用羊群效应模型解释惯性效应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理论背景 | 第28-35页 |
第一节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背景 | 第28-29页 |
一、小公司现象与规模现象 | 第28页 |
二、期间效应 | 第28页 |
三、反转投资策略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行为金融理论对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质疑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行为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点的研究 | 第30-31页 |
一、过分自信 | 第30-31页 |
二、非贝叶斯预测 | 第31页 |
三、回避损失和“心理”会计 | 第31页 |
四、减少后悔和推卸责任心理 | 第31页 |
第四节 行为金融理论对某些市场无效率现象的解释 | 第31-33页 |
一、行为金融理论针对证券交易行为的解释 | 第31-32页 |
二、行为金融理论针对惯性与反转投资策略的解释 | 第32页 |
三、行为金融理论针对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解释 | 第32-33页 |
第五节 行为金融理论解释投资行为的四大经典模型 | 第33-35页 |
一、BSV模型 | 第33页 |
二、DHS模型 | 第33页 |
三、HS模型 | 第33-34页 |
四、羊群效应模型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惯性与反转效应存在性实证研究 | 第35-43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35页 |
第二节 模型定义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数据选取及计算 | 第36-37页 |
一、J-K期选取 | 第36页 |
二、投资组合构建 | 第36-37页 |
三、收益率计算 | 第37页 |
第四节 数据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一、惯性效应检验 | 第37-39页 |
二、反转效应检验 | 第39-40页 |
第五节 实证结果总结 | 第40页 |
第六节 策略回测检验 | 第40-43页 |
一、夏普比率分析 | 第40-42页 |
二、最大回撤率分析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惯性与反转效应的行为金融学解释实证研究 | 第43-51页 |
第一节 羊群效应—-惯性效应的行为金融理论依据 | 第43页 |
第二节 羊群效应与惯性效应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43-4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二、数据选取 | 第45-46页 |
三、数据预处理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