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20页 |
1.1 太阳能电池背景知识 | 第7-10页 |
1.1.1 背景概述 | 第7-8页 |
1.1.2 太阳能电池发展及工作原理 | 第8-9页 |
1.1.3 太阳能电池分类 | 第9-10页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第10-14页 |
1.2.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背景 | 第11页 |
1.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11-12页 |
1.2.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2页 |
1.2.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相关参数 | 第12-14页 |
1.2.5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优势和局限 | 第14页 |
1.3 空穴传输层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4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 第15-18页 |
1.4.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6页 |
1.4.2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 | 第16-17页 |
1.4.3 基于氧化石墨烯作为HTL的改性与修饰 | 第17-18页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和仪器及材料表征方法 | 第20-24页 |
2.1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3 材料表征各项测试 | 第22-23页 |
2.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表征 | 第23-24页 |
2.4.1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J-V曲线)测试 | 第23页 |
2.4.2 光电转化效率(IPCE)测试 | 第23页 |
2.4.3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表征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铵基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表征 | 第24-31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基于铵基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空穴传输层的制备 | 第24-25页 |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4页 |
3.2.2 铵基改性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 第24-25页 |
3.3 铵基改性氧化石墨烯薄膜的表征 | 第25-29页 |
3.3.1 薄膜组分表征 | 第25-27页 |
3.3.2 薄膜形貌表征 | 第27-28页 |
3.3.3 薄膜物性表征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铵基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空穴传输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1-42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 | 第31-33页 |
4.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表征 | 第33-36页 |
4.4 影响器件性能的因素及机理研究 | 第36-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铵基改性PEDOT:PSS的制备及表征 | 第42-48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铵基改性PEDOT:PSS薄膜的制备 | 第42页 |
5.3 铵基改性PEDOT:PSS薄膜的表征 | 第42-46页 |
5.3.1 薄膜组分表征 | 第42-44页 |
5.3.2 薄膜形貌表征 | 第44-45页 |
5.3.3 薄膜物性表征 | 第45-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铵基改性PEDOT:PSS作为空穴传输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48-57页 |
6.1 引言 | 第48页 |
6.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48-49页 |
6.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表征 | 第49-51页 |
6.4 影响器件性能的因素及机理研究 | 第51-5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