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新形势下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研究--以A航标处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8-10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第11-19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第11-12页
    第二节 身份认同相关理论第12-16页
        一、身份与身份认同第12-14页
        二、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第14-15页
        三、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第15页
        四、身份认同的效果第15-16页
    第三节 与劳务派遣工行为与态度相关的研究第16-17页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第17-19页
        一、技术路线第17-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三章 劳务派遣用工现状分析:以A航标处为例第19-23页
    第一节 近年全国劳务派遣用工情况第19页
    第二节 A航标处劳务派遣用工情况第19-23页
        一、用工数量情况第20页
        二、用工结构情况第20-23页
第四章 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状况研究:以A航标处为例第23-35页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过程第23-25页
        一、结构访问的设计第23页
        二、调研工具的设计第23-25页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和问卷发放第25页
        四、调查实施第25页
    第二节 A航标处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状况第25-32页
        一、样本基本情况第25-27页
        二、人口统计特征身份认同差异第27-32页
    第三节 A航标处员工身份认同比较: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第32-35页
第五章 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效果分析:以A航标处为例第35-42页
    第一节 研究假设第35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过程第35-38页
    第三节 A航标处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效果分析第38-42页
        一、身份认同效果相关性分析第38-39页
        二、身份认同效果比较:“航标人”与“劳务人”第39-42页
第六章 提升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建议第42-47页
    第一节 劳务派遣工身份认同研究结论第42页
    第二节 管理意见与建议第42-46页
        一、合理薪酬福利第44-45页
        二、提高管理水平第45页
        三、摒弃身份歧视第45页
        四、建立晋升机制第45-46页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 1第49-53页
附录 2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等学校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
下一篇: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