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双(多)基地SAR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SAR目标定位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双基地SAR目标定位模型及误差分析 | 第17-32页 |
2.1 双基地SAR目标定位模型 | 第17-20页 |
2.2 双基地SAR定位误差分析 | 第20-26页 |
2.2.1 定位误差来源分析 | 第21-23页 |
2.2.2 定位误差梯度分析法 | 第23-26页 |
2.3 仿真验证 | 第26-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双(多)基地SAR静止目标定位方法 | 第32-50页 |
3.1 基于邻近像素点的双基地SAR静止目标定位方法 | 第32-38页 |
3.1.1 邻近像素点定位法 | 第32-35页 |
3.1.2 方法仿真分析 | 第35-38页 |
3.2 基于图像最小熵的多基地SAR静止目标三维坐标定位方法 | 第38-49页 |
3.2.1 三维坐标定位模型 | 第39-42页 |
3.2.2 图像最小熵定位法 | 第42-44页 |
3.2.3 方法仿真分析 | 第44-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双基地SAR慢速运动目标定位方法 | 第50-67页 |
4.1 慢速运动目标回波分析 | 第50-55页 |
4.1.1 静止目标与运动目标回波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4.1.2 慢速运动目标定位难点分析 | 第52-55页 |
4.2 慢速运动目标定位方法 | 第55-63页 |
4.2.1 慢速运动目标等效径向速度估计 | 第55-59页 |
4.2.2 慢速运动目标位置坐标求解 | 第59-63页 |
4.3 方法仿真分析 | 第63-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本论文研究总结 | 第6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