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逻辑学(论理学)论文--逻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普特南语言哲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12-22页
    一、普特南语言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3-15页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分析第15-20页
        1.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5-17页
        2.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7-20页
    三、研究普特南语言哲学要解决的问题第20-21页
    四、研究普特南语言哲学的基本思路第21-22页
第1章 普特南的科学实在论第22-31页
    1.1 实在论概述第22-24页
    1.2 科学实在论的论证第24-26页
    1.3 机能主义与心灵哲学第26-31页
第2章 普特南科学实在论语境下的意义理论第31-73页
    2.1 逻辑实证主义意义理论存在的问题第31-46页
        2.1.1 把概念等同于影像导致的问题第32-36页
        2.1.2 理解一个句子是什么意思第36-37页
        2.1.3 把感觉材料语句翻译为事物语句导致的问题第37-46页
    2.2 语义外在论第46-70页
        2.2.1 对心理学状态决定外延的反驳第47-49页
        2.2.2 科学理论名词的本体论地位第49-51页
        2.2.3 意义的因果描述理论第51-56页
        2.2.4 语言劳动分工的假说第56-58页
        2.2.5 意义和外延的关系第58-60页
        2.2.6 内涵和外延的关系第60-63页
        2.2.7 索引性和刚性在意义理论中的作用第63-68页
        2.2.8 范型和它的操作意义第68-70页
    2.3 恩格斯的意义理论与唯心主义意义理论的比较第70-73页
第3章 普特南科学实在论语境下的真之理论第73-90页
    3.1 模态逻辑的真之理论第73-78页
        3.1.1 物理的可能性和形而上学的可能性第73-74页
        3.1.2 可想象性与物理的可能性第74-75页
        3.1.3 层级等同与实体的同一第75-78页
    3.2 对实证主义真之理论的反思第78-90页
        3.2.1 塔尔斯基的真之理论存在的问题第79-82页
        3.2.2 对真句子和实际世界关系的刻画第82-84页
        3.2.3 用集合论刻画真存在的问题第84-90页
第4章 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第90-98页
    4.1 内在实在论的论证第90-95页
    4.2 心灵的可塑性第95-98页
第5章 内在实在论语境下的意义理论第98-107页
    5.1 理论制约和操作制约第98-99页
    5.2 语句的诠释与指称第99-101页
    5.3 纯粹意向和非纯粹意向与指称第101-105页
    5.4 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第105-107页
第6章 普特南内在实在论语境下的真之理论第107-134页
    6.1 概念框架相对性论证第107-108页
    6.2 内在实在论的真之理论第108-124页
        6.2.1 合理可接受性的真之理论第110-114页
        6.2.2 内在的性质与真之理论第114-116页
        6.2.3 常识实在论与真之理论第116-118页
        6.2.4 实用主义与真之理论第118-122页
        6.2.5 内在实在论的真之理论与相对主义第122-124页
    6.3 事实与价值的融合第124-134页
        6.3.1 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哲学论证的反驳第125-127页
        6.3.2 对否定价值术语是科学语言的反驳第127-128页
        6.3.3 承认事实与价值融合的实践意义第128-130页
        6.3.4 适合讨论价值问题的原则第130-134页
结语第134-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研究
下一篇:清代民国时期晋商簿记报告研究--以编制方法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