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进程 | 第13页 |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13-14页 |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原理 | 第14-15页 |
1.5 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 | 第15-22页 |
1.5.1 金属催化剂 | 第16-20页 |
1.5.2 非金属催化剂 | 第20-22页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1.6.1 本论文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1.6.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6.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4-36页 |
2.1 实验试剂和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3 微生物燃料电池培养液的接种 | 第27-28页 |
2.4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建 | 第28-30页 |
2.4.1 阳极碳布的预处理 | 第28-29页 |
2.4.2 阴极碳布的预处理 | 第29页 |
2.4.3 阴极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页 |
2.4.4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组装 | 第29-30页 |
2.5 电化学表征 | 第30-32页 |
2.5.1 功率密度曲线和极化曲线 | 第30-31页 |
2.5.2 循环伏安和旋转圆盘电极法 | 第31页 |
2.5.3 电化学交流阻抗 | 第31-32页 |
2.5.4 时间电压数据采集 | 第32页 |
2.6 催化剂表征 | 第32-34页 |
2.6.1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2页 |
2.6.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2-33页 |
2.6.3 X射线衍射能谱 | 第33页 |
2.6.4 元素分析 | 第33-34页 |
2.6.5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第34页 |
2.6.6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4页 |
2.7 水化学表征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不同形貌二氧化铈粒子负载Pt-C阴极催化剂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第36-5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3.1.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6-37页 |
3.1.2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7页 |
3.1.3 催化剂表征和水化学测试 | 第37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8页 |
3.2.1 催化剂表征 | 第37-40页 |
3.2.2 催化剂电化学表征 | 第40-47页 |
3.2.3 催化剂水化学表征 | 第47-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有序介孔碳共负载双核酞菁钴和二氧化铈的阴极催化剂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第50-70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4.1.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52页 |
4.1.2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2页 |
4.1.3 催化剂表征和水化学测试 | 第52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69页 |
4.2.1 催化剂表征 | 第52-60页 |
4.2.2 催化剂电化学表征 | 第60-67页 |
4.2.3 催化剂的水化学表征 | 第67-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附件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