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配位策略的高效氧电极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优化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氢燃料电池概述第13-16页
        1.2.1 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第13-14页
        1.2.2 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1.2.3 氢燃料电池的应用挑战第15-16页
    1.3 氧析出反应(OER)第16-24页
        1.3.1 OER的电催化原理第16-18页
        1.3.2 OER催化剂的性能评估标准第18-19页
            1.3.2.1 过电势第18页
            1.3.2.2 交换电流密度第18-19页
            1.3.2.3 Tafel斜率第19页
        1.3.3 OER催化剂的发展现状第19-24页
            1.3.3.1 应用于OER的贵金属催化剂第19页
            1.3.3.2 应用于OER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第19-24页
        1.3.4 OER催化剂的挑战第24页
    1.4 氧还原反应(ORR)第24-33页
        1.4.1 ORR的电催化原理第24-25页
        1.4.2 ORR催化剂的性能评估标准第25-27页
            1.4.2.1 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第26页
            1.4.2.2 动力学电流密度第26-27页
            1.4.2.3 转移电子数第27页
        1.4.3 ORR催化剂的发展现状第27-32页
            1.4.3.1 应用于ORR的贵金属催化剂第27-28页
            1.4.3.2 应用于ORR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第28-31页
            1.4.3.3 应用于ORR的非金属催化剂第31-32页
        1.4.4 ORR催化剂的挑战第32-33页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思路第33-34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34-39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主要实验材料及设备第34-35页
    2.3 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微观形貌表征第35-37页
        2.3.1 X射线衍射仪(XRD)第35-36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6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6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6页
        2.3.5 拉曼光谱仪(Raman)第36页
        2.3.6 红外光谱仪(FT-IR)第36-37页
        2.3.7 全自动多功能气体吸附仪(BET)第37页
    2.4 材料的电催化性能测试第37-39页
        2.4.1 测试电极的制备第37页
        2.4.2 循环伏安法(CV)第37-38页
        2.4.3 线性扫描测试(LSV)第38页
        2.4.4 稳定性测试第38-39页
第三章 限域热处理的类普鲁士蓝用于氧析出反应的研究第39-54页
    3.1 引言第39-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3.2.1 粉末NiFe~(II)-PBA的制备及热处理第40页
        3.2.2 限域热处理的NiFe~(II)-PBA催化剂的制备第40-41页
        3.2.3 限域热处理的NiFe~(II)-PBA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第41-42页
        3.2.4 限域热处理的NiFe~(II)-PBA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第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3.3.1 限域热处理的NiFe~(II)-PBA催化剂的组成分析第42-45页
            3.3.1.1 XRD和Raman分析第42-43页
            3.3.1.2 XPS分析第43-45页
        3.3.2 限域热处理的NiFe~(II)-PBA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分析第45-48页
            3.3.2.1 SEM和TEM分析第45-47页
            3.3.2.2 BET分析第47-48页
        3.3.3 限域热处理的NiFe~(II)-PBA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分析第48-53页
            3.3.3.1 催化活性分析第48-52页
            3.3.3.2 稳定性分析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鸡蛋膜衍生的双金属掺杂的多孔碳纤维用于氧还原反应的研究第54-67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实验部分第55-56页
        4.2.1 双金属掺杂的多孔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第55-56页
        4.2.2 双金属掺杂的多孔碳纤维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及结构表征第56页
        4.2.3 双金属掺杂的多孔碳纤维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第5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6-66页
        4.3.1 FT-IR和XRD分析第56-58页
        4.3.2 XPS分析第58-60页
        4.3.3 SEM和TEM分析第60-62页
        4.3.4 电催化性能分析第62-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结论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1页
附件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锡磷掺杂铂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铈修饰铂基和钴基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