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论文--美术片论文

新媒介下中国独立动画的创作转向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绪论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1页
    (二) 研究对象和目的第11-12页
    (三) 研究理论起点第12页
        1. “媒介即信息”第12页
        2. “作者论”第12页
        3. “媒介间性”第12页
    (四) 研究创新性第12-13页
    (五)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第13-15页
二、中国“独立动画”的创作概述第15-40页
    (一) 独立动画的概念第15-16页
    (二) 独立动画在西方第16-20页
    (三) 媒介与独立动画第20-24页
        1. 媒介是独立动画的物质属性第20-22页
        2. 媒介是独立动画的传播载体第22-24页
    (四) 中国独立动画的兴起与发展第24-34页
        1. 独立动画前夜——中国学派的辉煌与没落第24-28页
        2. 互联网动画与闪客浪潮形成了独立动画稳定的社会族群第28-30页
        3. 关注新媒介的当代艺术对中国独立动画的推动第30-31页
        4. 动画人才与动画艺术展对中国独立动画的推动第31-32页
        5. 中国独立动画作品特点第32-34页
    (五) 中国独立动画的创作之殇第34-40页
        1. 中国独立动画人生存状态不理想第34-35页
        2. 中间地带的中国独立动画第35-38页
        3. 中国独立动画艺术性失格第38-40页
            (1) 过度追求视觉特效、技术中心、形式主义第38页
            (2) 低幼化倾向第38-40页
三、新媒介的特性以及对独立动画的创作的介入第40-59页
    (一) 何为新媒介第40-41页
    (二) “新媒介”的特性第41-48页
        1. 数字编码性第42-43页
        2. 模块化第43-44页
        3. 自动化第44-45页
        4. 可变性第45-47页
        5. 转码性第47-48页
    (三) 新媒介与动画艺术的亲缘性第48-50页
        1. 想象域的建造——数字编码的虚拟与互联第48-49页
        2. 独立的画格——离散的元素第49-50页
        3. 失真——动画与现实的关系第50页
    (四) 新媒介决定独立动画的现实与创新第50-52页
        1. 新媒介生成新观念第51页
        2. 新媒介生成新结构第51-52页
        3. 新媒介改变受众接受方式第52页
    (五) 新媒介下独立动画创作的变革第52-59页
        1. 回归元语言第52-53页
        2. 非线性非叙事的结构第53-55页
        3. “图像-界面”加强独立动画的交互性第55页
        4. “混合文化”经验变革独立动画创作观念第55-59页
四、新媒介下独立动画从“视觉文化”向“信息文化”的创作转向第59-65页
    (一) 现代“视觉文化”第59-60页
        1. 视觉文化意义的解读第59页
        2. 对视觉极端追求消解了独立动画的意义第59-60页
    (二) “视觉文化”向“信息文化”的转向第60-62页
        1. “信息文化”提出意义第60-61页
        2. 独立动画美学可能性—“大数据美学”第61-62页
    (三) “信息文化”对独立动画创作的启示第62-65页
        1. 开放互动的语言第62页
        2. 独立精神不断追求第62-63页
        3. 受众的细分第63页
        4. 自我营销第63-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附录第71-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希区柯克电影悬念设置中的精神分析学研究
下一篇:《比特币:全球性虚拟货币在法律体系外运作的经济案例》的汉译及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