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杭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 致谢 | 第5-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13-32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6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 1.2.1 土地承载力的内涵 | 第16页 |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 1.2.4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 | 第24-26页 |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6-29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第32-37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32-35页 |
| 2.1.1 杭州市地理位置 | 第32-33页 |
| 2.1.2 杭州市行政区划 | 第33页 |
| 2.1.3 杭州市自然状况 | 第33页 |
| 2.1.4 杭州市社会经济条件 | 第33页 |
| 2.1.5 杭州市资源分布情况 | 第33-34页 |
| 2.1.6 杭州市面临的环境问题 | 第34-35页 |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35-36页 |
| 2.2.1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35-36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3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 第37-41页 |
| 3.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7页 |
| 3.2 指标体系框架 | 第37-39页 |
| 3.3 权重计算 | 第39-40页 |
| 3.3.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 第39页 |
| 3.3.2 均方差法的原理与计算步骤 | 第39-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 第41-65页 |
| 4.1 评价思路 | 第41页 |
| 4.2 操作步骤 | 第41-42页 |
| 4.3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 第42-59页 |
| 4.3.1 农业子空间 | 第42-45页 |
| 4.3.2 建设子空间 | 第45-52页 |
| 4.3.3 生态子空间 | 第52-59页 |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9-64页 |
| 4.4.1 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 | 第59-62页 |
| 4.4.2 敏感性分析 | 第62-63页 |
| 4.4.3 讨论 | 第63-6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5 提高杭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建议 | 第65-67页 |
| 6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作者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