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9-10页 |
1.2.1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0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2.1.1 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10-11页 |
2.1.2 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11页 |
2.1.3 现代经济学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11-12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2.1 关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第12-13页 |
2.2.2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 第13-14页 |
2.2.3 关于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综述和评价 | 第14页 |
2.2.4 从借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来研究我国收入分配理论 | 第14页 |
3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分析 | 第14-42页 |
3.1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演变的历史背景 | 第14-32页 |
3.1.1 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14-21页 |
3.1.2 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21-25页 |
3.1.3 现代经济学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25-32页 |
3.2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批判分析 | 第32-38页 |
3.2.1 古典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批判分析 | 第33-34页 |
3.2.2 新古典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批判分析 | 第34-35页 |
3.2.3 现代经济学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批判分析 | 第35-38页 |
3.3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借鉴意义 | 第38-42页 |
3.3.1 古典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的借鉴意义 | 第38-39页 |
3.3.2 新古典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的借鉴意义 | 第39页 |
3.3.3 现代经济学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借鉴意义 | 第39-42页 |
4 我国收入分配理论分析 | 第42-53页 |
4.1 我国收入分配思想及理论变迁 | 第42-45页 |
4.1.1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42-43页 |
4.1.2 改革开放35年来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43-45页 |
4.2 我国收入分配理论评析 | 第45-53页 |
4.2.1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评析 | 第45-46页 |
4.2.2 改革开放35年以来的收入分配理论评析 | 第46-50页 |
4.2.3 我国的收入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第50-53页 |
5 中西收入分配理论比较分析 | 第53-61页 |
5.1 中西收入分配理论趋同性分析 | 第53-55页 |
5.2 中西收入分配理论差异性分析 | 第55-59页 |
5.3 中西收入分配理论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59-61页 |
6 启示与借鉴 | 第61-70页 |
6.1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要明确市场政府的职能分工 | 第62-63页 |
6.2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 第63-65页 |
6.3 提高要素收益的合理化和高效率,提高劳动者报酬 | 第65-67页 |
6.4 培育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结构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