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2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7页 |
1.2.1 非利息收入业务 | 第12-15页 |
1.2.2 银行风险 | 第15-17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8-21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状况 | 第24-36页 |
2.1 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阶段 | 第24-26页 |
2.1.1 发展不规范阶段(1993年以前) | 第24页 |
2.1.2 严格限制阶段(1993-2000年) | 第24-25页 |
2.1.3 恢复及全面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 第25-26页 |
2.2 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26-36页 |
2.2.1 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概况 | 第26-30页 |
2.2.2 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构成 | 第30-34页 |
2.2.3 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 | 第34-36页 |
3 非利息收入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6-44页 |
3.1 非利息收入业务降低银行风险的分析 | 第36-40页 |
3.1.1 基于业务组合视角 | 第36-37页 |
3.1.2 基于范围经济视角 | 第37-38页 |
3.1.3 基于规模经济视角 | 第38-40页 |
3.2 非利息收入业务增加银行风险的分析 | 第40-44页 |
3.2.1 基于业务自身风险特征视角 | 第40-41页 |
3.2.2 基于银行经营管理视角 | 第41页 |
3.2.3 基于银行经营杠杆视角 | 第41-42页 |
3.2.4 基于业务联动视角 | 第42-43页 |
3.2.5 基于客户关系视角 | 第43-44页 |
4 非利息收入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63页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 第45-50页 |
4.2.1 变量选取 | 第45-49页 |
4.2.2 模型设计 | 第49-50页 |
4.3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第50-54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50-52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52-54页 |
4.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54-61页 |
4.4.1 非利息收入整体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第54-56页 |
4.4.2 非利息收入不同构成部分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第56-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63-67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3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63-67页 |
5.2.1 强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类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地位 | 第63-64页 |
5.2.2 合理发展其他类型的非利息收入业务 | 第64-65页 |
5.2.3 加强对非利息收入业务的风险防范 | 第65页 |
5.2.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 | 第65页 |
5.2.5 关注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变化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