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42页 |
1.1 黄芪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17-20页 |
1.1.1 水煮醇沉法 | 第17-19页 |
1.1.2 微波辅助提取法 | 第19页 |
1.1.3 酶解法 | 第19页 |
1.1.4 超声波法 | 第19-20页 |
1.1.5 碱醇法 | 第20页 |
1.2 黄芪多糖纯化方法 | 第20-21页 |
1.3 黄芪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结构信息 | 第21-23页 |
1.4 黄芪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 第23-27页 |
1.4.1 APS 的抗炎活性 | 第23-24页 |
1.4.2 APS 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24页 |
1.4.3 APS 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 第24-25页 |
1.4.4 APS 对免疫分子的影响 | 第25-26页 |
1.4.5 APS 的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 第26页 |
1.4.6 APS 的抗氧化作用 | 第26-27页 |
1.5 多糖的结构修饰与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第27-32页 |
1.5.1 硫酸化修饰 | 第27-29页 |
1.5.2 磷酸化修饰 | 第29-30页 |
1.5.3 乙酰化修饰 | 第30页 |
1.5.4 硒化修饰 | 第30-31页 |
1.5.5 羧甲基化修饰 | 第31-32页 |
1.5.6 烷基化修饰 | 第32页 |
1.6 肠黏膜屏障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1.7 TLR 信号通路 | 第35-39页 |
1.7.1 简介 | 第35-36页 |
1.7.2 信号分子 | 第36-37页 |
1.7.3 作用 | 第37-39页 |
1.8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39-42页 |
1.8.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39-40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40页 |
1.8.3 技术路线 | 第40-42页 |
第二章 黄芪多糖的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 第42-5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2-50页 |
2.1.1 材料 | 第42-43页 |
2.1.2 仪器 | 第43页 |
2.1.3 试剂配置 | 第43-45页 |
2.1.4 细胞复苏和培养 | 第45页 |
2.1.5 APS 的细胞毒性试验 | 第45页 |
2.1.6 APS 的抗炎试验 | 第45-46页 |
2.1.7 Caco2 细胞单层跨膜通透性检测 | 第46页 |
2.1.8 RT-qPCR 方法测定 mRNA 相对表达量 | 第46-49页 |
2.1.9 Western Blot 检测蛋白表达 | 第49-50页 |
2.1.10 数据分析 | 第50页 |
2.2 结果 | 第50-55页 |
2.2.1 APS 的细胞毒性试验 | 第50页 |
2.2.2 治疗添加组 APS 抗炎活性 | 第50-52页 |
2.2.3 预防添加组 APS 抗炎活性 | 第52页 |
2.2.4 同时添加组 APS 抗炎活性 | 第52页 |
2.2.5 APS 对 LPS 刺激 Caco2 细胞单层 Isc 变化的影响 | 第52-53页 |
2.2.6 APS 对 LPS 刺激的 Caco2 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3-55页 |
2.3 讨论 | 第55-57页 |
2.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黄芪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其细胞毒性分析 | 第58-6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3.1.1 材料 | 第58页 |
3.1.2 仪器 | 第58页 |
3.1.3 APS 的硫酸化修饰 | 第58-59页 |
3.1.4 结构分析 | 第59-61页 |
3.1.5 SAPS 的细胞毒性试验 | 第61页 |
3.1.6 数据分析 | 第6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61-63页 |
3.2.1 SAPS 的紫外光谱 | 第61页 |
3.2.2 SAPS 的红外光谱 | 第61-62页 |
3.2.3 SAPS 的细胞毒性试验 | 第62-63页 |
3.3 讨论 | 第63-64页 |
3.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硫酸化黄芪多糖的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 第65-7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4.1.1 材料 | 第65页 |
4.1.2 仪器 | 第65页 |
4.1.3 液体配置 | 第65页 |
4.1.4 SAPS 的抗炎试验 | 第65-66页 |
4.1.5 RT-qPCR 方法测定相关基因 mRNA 相对表达量 | 第66页 |
4.1.6 Western Blot 方法分析相关蛋白表达 | 第66页 |
4.1.7 统计方法 | 第66页 |
4.2 结果 | 第66-68页 |
4.2.1 SAPS 对 Caco2 细胞炎症因子 mRNA 表达的影响 | 第66页 |
4.2.2 SAPS 对紧密连接蛋白和 TLR4 mRNA 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6-68页 |
4.3 讨论 | 第68-70页 |
4.4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黄芪多糖和硫酸化黄芪多糖对 LPS 刺激肉仔鸡的抗炎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 第71-8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3页 |
5.1.1 试验动物及处理 | 第71页 |
5.1.2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71-72页 |
5.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72-73页 |
5.1.4 统计分析 | 第73页 |
5.2 试验结果 | 第73-78页 |
5.2.1 肉仔鸡生产性能 | 第73-74页 |
5.2.2 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 | 第74页 |
5.2.3 肉仔鸡血液指标 | 第74页 |
5.2.4 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 | 第74-75页 |
5.2.5 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上清液指标 | 第75-76页 |
5.2.6 肉仔鸡肠道形态 | 第76页 |
5.2.7 肉仔鸡肠道免疫细胞 | 第76-77页 |
5.2.8 肉仔鸡肠道黏膜炎症因子 mRNA 表达 | 第77页 |
5.2.9 肉仔鸡肠道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和 TLR4 mRNA 表达 | 第77-78页 |
5.3 讨论 | 第78-80页 |
5.4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体结论与建议 | 第81-82页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81页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81页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100页 |
附录 | 第100-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