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2页 |
1.1.1 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 | 第9-11页 |
1.1.2 村镇建筑采暖 | 第11页 |
1.1.3 太阳能利用方式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 第12-21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2 问题提出 | 第21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1.5 课题来源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采用冲孔波纹集热板的渗透型空气集热器性能研究 | 第25-77页 |
2.1 集热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5-28页 |
2.1.1 集热器结构设计 | 第25-28页 |
2.1.2 工作原理 | 第28页 |
2.2 集热器下进风上出风运行的数学模型 | 第28-41页 |
2.2.1 相关假设和简化 | 第29页 |
2.2.2 计算区域离散化 | 第29-30页 |
2.2.3 控制方程 | 第30-40页 |
2.2.4 单值性条件 | 第40-41页 |
2.3 集热器上进风下出风运行的数学模型 | 第41-45页 |
2.3.1 控制方程 | 第41-45页 |
2.3.2 单值性条件 | 第45页 |
2.4 模型解法 | 第45-54页 |
2.4.1 辐射项处理 | 第46-47页 |
2.4.2 节点方程 | 第47-52页 |
2.4.3 迭代求解方法 | 第52-54页 |
2.5 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4-68页 |
2.5.1 实验系统 | 第54-59页 |
2.5.2 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2.5.3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61-66页 |
2.5.4 摩擦阻力系数回归 | 第66-68页 |
2.6 集热器性能模拟分析 | 第68-76页 |
2.6.1 评价指标 | 第68页 |
2.6.2 结构参数对集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68-72页 |
2.6.3 运行参数对集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72-7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三章 波纹板填料型空气集热器性能研究 | 第77-113页 |
3.1 集热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77-80页 |
3.1.1 集热器结构设计 | 第77-79页 |
3.1.2 工作原理 | 第79-80页 |
3.2 集热器数学模型 | 第80-88页 |
3.2.1 相关假设和简化 | 第80页 |
3.2.2 计算区域离散化 | 第80-81页 |
3.2.3 控制方程 | 第81-87页 |
3.2.4 单值性条件 | 第87-88页 |
3.3 模型解法 | 第88-94页 |
3.3.1 节点方程 | 第88-92页 |
3.3.2 迭代求解方法 | 第92-94页 |
3.4 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94-103页 |
3.4.1 实验系统 | 第94-96页 |
3.4.2 实验结果 | 第96-97页 |
3.4.3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97-102页 |
3.4.4 摩擦阻力系数回归 | 第102-103页 |
3.5 集热器性能模拟分析 | 第103-110页 |
3.5.1 结构参数对波纹板填料型空气集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3.5.2 两种空气集热器性能对比 | 第106-11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10-113页 |
第四章 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应用于典型村镇建筑采暖效果研究 | 第113-133页 |
4.1 应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典型村镇建筑 | 第113-114页 |
4.2 应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村镇建筑采暖效果实验研究 | 第114-122页 |
4.2.1 实验内容与实验目的 | 第114-115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115-116页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6-122页 |
4.2.4 实验结论 | 第122页 |
4.3 应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村镇建筑动态分析模型 | 第122-130页 |
4.3.1 相关假设和简化 | 第122-123页 |
4.3.2 集热器模型 | 第123页 |
4.3.3 村镇建筑模型 | 第123-125页 |
4.3.4 动态分析模型求解方法 | 第125-127页 |
4.3.5 动态分析模型验证 | 第127-128页 |
4.3.6 冬季采暖效果模拟 | 第128-13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30-133页 |
第五章 太阳能空气采暖系统应用于村镇建筑节能效果研究 | 第133-143页 |
5.1 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应用于典型村镇建筑的冬季供热量 | 第133-134页 |
5.2 太阳能保证率研究 | 第134-140页 |
5.2.1 太阳能保证率 | 第134-135页 |
5.2.2 太阳能保证率计算方法 | 第135-137页 |
5.2.3 太阳能保证率影响因素 | 第137-140页 |
5.3 太阳能空气采暖系统运行模式 | 第140-141页 |
5.4 节能、环保效果分析 | 第141-14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7页 |
6.1 结论 | 第143-145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45-146页 |
6.3 展望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55-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