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生物化学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论文

PVDF-g-PSSA/SiO2-SO3H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第12-14页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简介第12页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第12-13页
        1.2.3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分类第13-14页
    1.3 质子交换膜技术第14-17页
        1.3.1 质子交换膜简介第14页
        1.3.2 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递机理第14-15页
        1.3.3 质子交换膜的分类第15-16页
        1.3.4 无机粒子改性质子交换膜第16-17页
    1.4 质子交换膜膜污染问题第17-18页
        1.4.1 质子交换膜膜污染原因及影响第17-18页
        1.4.2 改性质子交换膜抗污染性研究进展第18页
    1.5 耗散型石英微天平(QCM-D)技术第18-19页
        1.5.1 QCM-D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5.2 QCM-D在膜污染研究的应用第19页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9-22页
        1.6.1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6.2 研究内容第20页
        1.6.3 技术路线第20-22页
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2-32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2-23页
        2.1.1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2.2.1 磺化SiO_2的制备第23-24页
        2.2.2 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第24页
        2.2.3 QCM-D膜样品制备第24-25页
        2.2.4 PBS缓冲液制备第25页
    2.3 测试分析第25-32页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25-26页
        2.3.2 XPS分析第26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第26页
        2.3.4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第26页
        2.3.5 含水率测试第26页
        2.3.6 溶胀率测试第26-27页
        2.3.7 接触角测定第27页
        2.3.8 离子交换容量(IEC)测定第27页
        2.3.9 质子传导率测试第27-28页
        2.3.10 膜抗污染性能测试第28页
        2.3.11 力学性能测试第28-29页
        2.3.12 电流密度的测定第29页
        2.3.13 极化曲线的测定第29页
        2.3.14 功率密度的测定第29-30页
        2.3.15 COD去除率和库伦效率测定第30-32页
3.磺化SiO_2改性PVDF-g-PSSA膜的主要性能研究第32-42页
    3.1 磺化无机颗粒结构分析第32-34页
        3.1.1 颗粒红外分析第32-33页
        3.1.2 颗粒XPS分析第33-34页
    3.2 不同改性膜的综合性能分析第34-38页
        3.2.1 亲水性能分析第35页
        3.2.2 质子传导率和离子交换容量分析第35-36页
        3.2.3 膜的力学性能分析第36-37页
        3.2.4 小结第37-38页
    3.3 质子交换膜结构分析第38-41页
        3.3.1 膜红外光谱分析第38页
        3.3.2 SEM分析第38-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磺化SiO_2改性PVDF-g-PSSA膜的抗污染性能及其在MFC中的应用第42-51页
    4.1 磺化SiO_2改性PVDF-g-PSSA膜的抗污染性能研究第42-46页
        4.1.1 膜表面及BSA的ZETA电位测定第42-43页
        4.1.2 QCM-D研究膜表面吸附行为第43-46页
    4.2 改性膜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第46-50页
        4.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组成第46-47页
        4.2.2 MFC的接种与运行第47-48页
        4.2.3 MFC的功率密度和极化曲线对比第48-49页
        4.2.4 MFC的COD去除率和CE对比第49-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结论与建议第51-53页
    5.1 结论第51-52页
    5.2 建议与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S/Fe共掺杂碳催化剂的高产能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下一篇:主动型过电压保护间隙动作特性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