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间接空冷系统概述 | 第11-14页 |
1.2.1 不同类型间接空冷系统简介 | 第11-13页 |
1.2.2 间接空冷系统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4-17页 |
1.3.1 环境风作用下间接空冷系统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空冷系统阻力计算及设计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间接空冷系统流动传热性能研究方法 | 第19-29页 |
2.1 多尺度输运过程数值模拟方法 | 第19页 |
2.2 空冷散热器和空冷塔的物理模型 | 第19-21页 |
2.3 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 | 第21-22页 |
2.4 边界条件及收敛准则 | 第22-23页 |
2.5 间接空冷系统数值模拟与热力计算流程 | 第23-26页 |
2.6 间接空冷系统规模初步预测与分析 | 第26-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空冷散热器塔外垂直布置间接空冷系统流动传热特性 | 第29-42页 |
3.1 空冷系统的流场和温度场 | 第30-36页 |
3.1.1 无环境风时的流场和温度场 | 第30-31页 |
3.1.2 环境风速4m/s时的流场和温度场 | 第31-33页 |
3.1.3 环境风速16m/s时的流场和温度场 | 第33-36页 |
3.2 间冷空冷系统流动换热性能分析 | 第36-40页 |
3.2.1 特定冷却三角的流动换热性能比较 | 第36-37页 |
3.2.2 冷却扇段的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第37-39页 |
3.2.3 空冷塔出塔水温和机组背压变化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空冷散热器塔内水平布置间接空冷系统流动传热特性 | 第42-55页 |
4.1 空冷系统的流场和温度场 | 第43-49页 |
4.1.1 无环境风时的流场和温度场 | 第44-45页 |
4.1.2 环境风速4m/s时的流场和温度场 | 第45-48页 |
4.1.3 不同环境风速下空冷塔流场的比较 | 第48-49页 |
4.2 间接空冷系统流动换热性能分析 | 第49-53页 |
4.2.1 冷却扇段的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第49-52页 |
4.2.2 空冷塔出塔水温和机组背压变化 | 第52-53页 |
4.3 塔外垂直布置与塔内水平布置间接空冷系统性能比较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间接空冷塔热力阻力分析和系统设计 | 第55-75页 |
5.1 物理和数学模型 | 第55-61页 |
5.1.1 冷却三角进出口 | 第55-58页 |
5.1.2 X柱 | 第58-59页 |
5.1.3 空冷塔本体 | 第59-61页 |
5.2 空冷系统流动阻力特性分析 | 第61-67页 |
5.2.1 百叶窗流动阻力特性 | 第61-62页 |
5.2.2 冷却三角进出口流动阻力特性 | 第62-63页 |
5.2.3 X柱流动阻力特性 | 第63-64页 |
5.2.4 空冷塔本体流动阻力特性 | 第64-66页 |
5.2.5 空冷塔出口动压损失及空冷塔抽力 | 第66-67页 |
5.3 流动阻力特性关联式 | 第67页 |
5.4 间接空冷系统流程设计 | 第67-71页 |
5.5 间接空冷系统流程设计案例分析 | 第71-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