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 1.1 镀锡板的由来和发展 | 第10页 |
| 1.2 镀锡板的主要应用及特点 | 第10-11页 |
| 1.3 镀锡板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1.3.1 国外镀锡板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页 |
| 1.3.2 我国镀锡板生产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1.4 镀锡基板中非金属夹杂物 | 第13-22页 |
| 1.4.1 洁净钢生产概述 | 第13-14页 |
| 1.4.2 镀锡基板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 | 第14-15页 |
| 1.4.3 镀锡基板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分类 | 第15-19页 |
| 1.4.4 镀锡基板中夹杂物的分布规律 | 第19页 |
| 1.4.5 镀锡基板生产质量控制要点 | 第19-22页 |
| 1.5 分形理论与夹杂物的去除 | 第22-30页 |
| 1.5.1 分形维数 | 第22-23页 |
| 1.5.2 分形维数的特征 | 第23页 |
| 1.5.3 分形维数码尺的选择与确定 | 第23-24页 |
| 1.5.4 分形维数的计算 | 第24-26页 |
| 1.5.5 分形理论在夹杂物去除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30-32页 |
| 2.1 研究意义 | 第30页 |
| 2.2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 2.3 研究方案 | 第31-32页 |
| 第3章 夹杂物去除的数学模拟 | 第32-47页 |
| 3.1 数学模拟 | 第32-38页 |
| 3.1.1 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3.1.2 Fluent求解步骤 | 第33页 |
| 3.1.3 基本假设 | 第33页 |
| 3.1.4 基本方程 | 第33-35页 |
| 3.1.5 边界条件 | 第35-38页 |
| 3.2 中间包优化方案 | 第38-39页 |
| 3.3 中间包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 3.3.1 中间包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 | 第39-42页 |
| 3.3.2 中间包内夹杂物去除率模拟结果 | 第42-4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夹杂物去除的物理模拟 | 第47-73页 |
| 4.1 物理模拟 | 第47-48页 |
| 4.1.1 物理模拟的建立 | 第47页 |
| 4.1.2 物理模拟研究的基本原理 | 第47页 |
| 4.1.3 物理模拟参数确定 | 第47-48页 |
| 4.2 中间包夹杂物去的去除与控制 | 第48-52页 |
| 4.2.1 中间包钢液的流动状态与夹杂物去除的关系 | 第48-49页 |
| 4.2.2 中间包去夹杂 | 第49-50页 |
| 4.2.3 中间包内夹杂物的去除规律 | 第50-51页 |
| 4.2.4 夹杂物的碰撞和聚集 | 第51-52页 |
| 4.3 LF钢包炉吹氩与镀锡基板内微细夹杂物的去除 | 第52-54页 |
| 4.3.1 吹氩去除夹杂物的原理 | 第52-53页 |
| 4.3.2 吹氩去夹杂的影响因素 | 第53-54页 |
| 4.4 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54-72页 |
| 4.4.1 在静止液面的钢包中进行的单体和凝聚体上浮实验结果 | 第54-63页 |
| 4.4.2 凝聚态夹杂物在静止钢液中的上浮 | 第63页 |
| 4.4.3 不规则凝聚体夹杂物的上浮速度 | 第63-65页 |
| 4.4.4 两个单体夹杂物粒子碰撞凝聚后的分形维数分析 | 第65-66页 |
| 4.4.5 凝聚态夹杂物的分形维数分析 | 第66-69页 |
| 4.4.6 在有气泡搅拌的钢包进行的水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导师简介 | 第80-81页 |
| 作者简介 | 第81-8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