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论文

紫果西番莲果胶提取及预防溃疡性结肠炎活性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果胶多糖研究概述第14-18页
        1.1.1 西番莲果胶多糖制备工艺研究第14-16页
        1.1.2 不同结构果胶多糖生物活性第16-18页
    1.2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概述第18-21页
        1.2.1 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因素第18-21页
        1.2.2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第21页
    1.3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第21-23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1 混合酸法提取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工艺研究第23页
        1.4.2 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脱色工艺研究第23页
        1.4.3 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富集工艺研究第23页
        1.4.4 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各工艺物质组成比较及结构测定第23页
        1.4.5 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预防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研究第23-24页
第二章 混合酸提取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工艺研究第24-37页
    2.1 材料第24-25页
        2.1.1 原料第24页
        2.1.2 仪器第24-25页
        2.1.3 试剂第25页
    2.2 方法第25-28页
        2.2.1 果胶得率测定第25-26页
        2.2.2 甲酯化度测定第26页
        2.2.3 果皮预处理第26页
        2.2.4 果胶多糖提取方法的确定第26-27页
        2.2.5 混和酸提取单因素实验第27页
        2.2.6 混和酸提取响应面工艺优化第27-2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2.3.1 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第28页
        2.3.2 提取方法的确定第28-30页
        2.3.3 混和酸提取单因素实验第30-32页
        2.3.4 混和酸提取响应面工艺优化第32-35页
    2.4 讨论第35-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脱色工艺研究第37-50页
    3.1 材料第37-38页
        3.1.1 原料第37页
        3.1.2 仪器第37页
        3.1.3 试剂第37-38页
    3.2 方法第38-42页
        3.2.1 脱色率测定第38-39页
        3.2.2 半乳糖醛酸保留率测定第39页
        3.2.3 蛋白质脱除率测定第39-40页
        3.2.4 树脂预处理第40-41页
        3.2.5 树脂静态吸附实验第41页
        3.2.6 树脂动态吸附单因素实验第41页
        3.2.7 脱色工艺响应面优化第41-4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3.3.1 树脂静态吸附实验第42-43页
        3.3.2 树脂动态吸附单因素考察第43-45页
        3.3.3 树脂动态吸附响应面优化第45-48页
    3.4 讨论第48-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 DEAE-纤维素 52 富集工艺研究第50-54页
    4.1 材料第50-51页
        4.1.1 原料第50页
        4.1.2 仪器第50页
        4.1.3 试剂第50-51页
    4.2 方法第51页
        4.2.1 DEAE-纤维素 52 树脂预处理第51页
        4.2.2 最佳上样量考察第51页
        4.2.3 最佳洗脱液浓度考察第51页
        4.2.4 果胶多糖干重回收率测定第51页
        4.2.5 富集工艺果胶多糖半乳糖醛酸含量测定第51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1-53页
        4.3.1 DEAE-纤维素 52 最佳上样第51-52页
        4.3.2 洗脱液最佳浓度第52-53页
        4.3.3 富集工艺果胶多糖回收率及半乳糖醛酸含量第53页
    4.4 讨论第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性质与物质组成第54-59页
    5.1 材料第54-55页
        5.1.1 原料第54页
        5.1.2 仪器第54页
        5.1.3 试剂第54-55页
    5.2 方法第55-56页
        5.2.1 果胶多糖性质鉴定第55页
        5.2.2 分子量测定第55页
        5.2.3 甲酯化度测定第55页
        5.2.4 单糖组成测定第55页
        5.2.5 化学组成测定第55-56页
    5.3 结果第56-58页
        5.3.1 果胶多糖性质第56页
        5.3.2 分子量与甲酯化度第56-57页
        5.3.3 单糖组成第57页
        5.3.4 化学组成第57-58页
    5.4 讨论第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紫果西番莲果皮果胶多糖活性研究第59-76页
    6.1 材料第59-60页
        6.1.1 动物第59页
        6.1.2 药物第59页
        6.1.3 仪器第59-60页
        6.1.4 试剂第60页
    6.2 方法第60-63页
        6.2.1 TNBS 造模浓度筛选第60页
        6.2.2 动物分组与给药第60-61页
        6.2.3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第61页
        6.2.4 取材第61页
        6.2.5 结肠形态观察与 DAI 评分第61-62页
        6.2.6 HE 染色第62页
        6.2.7 外周血炎症因子检测第62-63页
        6.2.8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63页
    6.3 结果第63-73页
        6.3.1 TNBS 造模浓度第63-66页
        6.3.2 大鼠 DAI 评分第66-69页
        6.3.3 大鼠结肠重长比与结肠形态第69-70页
        6.3.4 大鼠结肠 HE 病理切片观察第70-72页
        6.3.5 大鼠外周血炎症因子表达第72-73页
    6.4 讨论第73-74页
    6.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件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生菌婴幼儿配方奶粉添加工艺的优化
下一篇:钛气瓶成形中旋压技术的应用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