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21页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前提 | 第21-34页 |
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21-24页 |
(一) 国内背景:传统发展观难以为继 | 第21-22页 |
(二) 国际背景:绿色发展已成全球共识 | 第22-24页 |
二、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前提 | 第24-34页 |
(一)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绿色发展的基本论点 | 第24-27页 |
(二) 思想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发展智慧 | 第27-29页 |
(三) 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绿色发展的理论成果 | 第29-34页 |
第二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 | 第34-52页 |
一、习近平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尝试性探索(1969.1-1985.5) | 第34-40页 |
(一) 习近平插队陕西梁家河的绿色农业试验 | 第34-37页 |
(二) 习近平在河北正定的绿色产业实践 | 第37-40页 |
二、习近平绿色城乡建设思想的形成实践(1985.6-2002.10) | 第40-44页 |
(一) 以林脱贫:什么时候闽东的山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 | 第41页 |
(二) 长汀经验:提出了水土治理模式新思路 | 第41-43页 |
(三) 生态立省:形成了“城市生态建设”理论 | 第43-44页 |
三、习近平对绿色发展理论的创新思考(2002.11-2012.10) | 第44-49页 |
(一) 绿色生产力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第44-46页 |
(二) 绿色政绩观: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 第46-48页 |
(三) 经济绿色化转型:在“腾笼换鸟”中实现“凤凰涅槃” | 第48-49页 |
四、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思想的系统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 | 第49-52页 |
(一)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 第50页 |
(二) 以绿色发展引领发展新时代 | 第50-52页 |
第三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52-61页 |
一、关于绿色发展的内涵 | 第52-53页 |
二、谋划绿色发展的现实目标 | 第53-56页 |
(一) 初心不忘:绿色发展惠及民生福祉 | 第53-54页 |
(二) 信心不移:绿色发展关乎富国战略 | 第54-55页 |
(三) 雄心不渝:向世界展现负责任大国的绿色承诺 | 第55-56页 |
三、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 | 第56-61页 |
(一) 政府主导:完善绿色制度,严守绿色红线 | 第57-58页 |
(二) 企业主责:创新绿色科技,助力绿色产业 | 第58-59页 |
(三) 社会协同:崇尚绿色消费,构筑绿色生活 | 第59-60页 |
(四) 国民自觉:普及绿色教育,培育绿色文化 | 第60-61页 |
第四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价值分析 | 第61-71页 |
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61-65页 |
(一)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时代新形态 | 第61-62页 |
(二)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第62-63页 |
(三) 回应了新时代下“怎样发展”的历史课题 | 第63-64页 |
(四) 贡献了全球绿色治理的中国智慧 | 第64-65页 |
二、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65-71页 |
(一) 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变革传统发展观的思想动力 | 第65-66页 |
(二) 是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能力,建设新时代政党的基本遵循 | 第66-67页 |
(三) 是满足人民美好环境需求,消解新矛盾的行动指南 | 第67-68页 |
(四) 是实现美丽中国梦,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宣言 | 第68-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