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1.5.1 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不足 | 第19-20页 |
2 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 | 第20-3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1 大中小城市的界定 | 第20页 |
2.1.2 社区建设 | 第20-21页 |
2.1.3 智慧社区 | 第21-24页 |
2.2 智慧社区建设现状 | 第24-26页 |
2.2.1 智慧社区的成就 | 第24-25页 |
2.2.2 智慧社区的不足 | 第25-26页 |
2.3 智慧社区建设成功案例 | 第26-32页 |
2.3.1 国外智慧社区 | 第26-28页 |
2.3.2 国内智慧社区 | 第28-32页 |
3 盖州市社区建设现状 | 第32-39页 |
3.1 社区配置 | 第32-33页 |
3.1.1 社区人员配置 | 第32-33页 |
3.1.2 社区基础设施配置 | 第33页 |
3.2 社区运行的系统 | 第33-35页 |
3.2.1 省网的远程教育网络系统 | 第33页 |
3.2.2 微信公共账号 | 第33-35页 |
3.2.3 社区警务室 | 第35页 |
3.3 社区实现的功能 | 第35-37页 |
3.3.1 三结合教育 | 第35页 |
3.3.2 社会监控力 | 第35页 |
3.3.3 参与活动 | 第35-36页 |
3.3.4 人口普查抽样调查 | 第36页 |
3.3.5 残疾人登记审核 | 第36页 |
3.3.6 低保用户医疗二次补报 | 第36-37页 |
3.4 盖州市社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3.4.1 居民社区事务办理繁琐 | 第37页 |
3.4.2 社区医疗季节性“瘫痪” | 第37页 |
3.4.3 祖父母辈养老问题 | 第37页 |
3.4.4 幼儿教育问题 | 第37-39页 |
4 盖州市社区向智慧社区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 第39-42页 |
4.1 必然性 | 第39-40页 |
4.1.1 “互联网+”大环境下的驱使 | 第39页 |
4.1.2 智能终端的普及 | 第39页 |
4.1.3 家庭宽带的推广使用 | 第39-40页 |
4.1.4 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 第40页 |
4.2 可行性 | 第40-42页 |
4.2.1 地方政府的支持 | 第40页 |
4.2.2 人才、技术培训 | 第40页 |
4.2.3 基础设施 | 第40-41页 |
4.2.4 社区的积极运作 | 第41-42页 |
5 盖州市智慧社区构建方案 | 第42-47页 |
5.1 电子政务方面的建设 | 第43页 |
5.2 互联网+医疗卫生方面的建设 | 第43-44页 |
5.3 互联网+家政服务方面的建设 | 第44-45页 |
5.4 互联网+教育、娱乐方面的建设 | 第45-46页 |
5.5 互联网+物流方面的建设 | 第46-47页 |
6 中小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建议 | 第47-50页 |
6.1 智慧社区建设需建立多元机制 | 第47页 |
6.2 智慧社区建设要以民为本,并且需要广泛的居民参与机制 | 第47-48页 |
6.3 智慧社区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48页 |
6.4 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智慧服务体系 | 第48页 |
6.5 智慧社区行业需要有完善的保障系统 | 第48-49页 |
6.6 智慧社区的建设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