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网络的干扰分析与仿真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缩略语 | 第9-12页 |
| 1 引言 | 第12-22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20页 |
| 1.1.1 无线通信干扰管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1.1.2 可移动网络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19-20页 |
| 1.2 本文研究重点 | 第20-21页 |
| 1.3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1-22页 |
| 2 可移动网络概述 | 第22-29页 |
| 2.1 可移动网络的概念 | 第22-23页 |
| 2.2 可移动网络的模型及干扰分析 | 第23-28页 |
| 2.2.1 LTE网络中的同频干扰问题 | 第23-24页 |
| 2.2.2 配置可移动网络的优缺点 | 第24-25页 |
| 2.2.3 可移动网络的模型及干扰分析 | 第25-28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基于阈值的可移动网络下行链路干扰管理方案 | 第29-37页 |
| 3.1 方案概述 | 第29-31页 |
| 3.2 理论分析 | 第31-32页 |
| 3.3 方案策略及流程 | 第32-34页 |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4-3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基于博弈论的可移动网络上行链路干扰管理方案 | 第37-61页 |
| 4.1 博弈论概述 | 第37-43页 |
| 4.1.1 博弈论简介 | 第37-39页 |
| 4.1.2 博弈问题的基本要素 | 第39-40页 |
| 4.1.3 博弈问题的分类 | 第40-41页 |
| 4.1.4 斯塔克尔伯格博弈介绍 | 第41-43页 |
| 4.2 理论推导 | 第43-51页 |
| 4.2.1 功率的计算 | 第44页 |
| 4.2.2 传输速率的计算 | 第44-47页 |
| 4.2.3 跟随者UE层次的分析 | 第47-49页 |
| 4.2.4 主导者层次 | 第49-51页 |
| 4.3 仿真参数及策略 | 第51-52页 |
| 4.4 仿真结果 | 第52-5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5 结论 | 第61-64页 |
| 5.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61-62页 |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