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山西省不同地区典型传统民居围护结构节能特性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7页
        1.1.1 建筑能耗现状第13-15页
        1.1.2 传统民居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第15-17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7-2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页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思路第20-22页
        1.3.1 研究目的第20-21页
        1.3.2 研究意义第21页
        1.3.3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3.4 研究思路第22页
    1.4 本章小结第22页
    参考文献第22-25页
第二章 山西省概况及传统民居的地域分区第25-37页
    2.1 山西省自然地理环境概况第25-27页
        2.1.1 地理位置第25页
        2.1.2 地形特征第25页
        2.1.3 地质条件第25-26页
        2.1.4 植被条件第26页
        2.1.5 水文条件第26-27页
    2.2 山西省气候特征及其分区第27-30页
        2.2.1 山西省气候特征第27页
        2.2.2 山西省气候分区第27-30页
    2.3 山西省人文概况第30页
    2.4 山西传统民居的地域分区第30-33页
        2.4.1 地域的概念第30-31页
        2.4.2 传统民居的地域分区第31-33页
    2.5 不同地域概况第33-36页
        2.5.1 晋北地区第33-34页
        2.5.2 晋西地区第34页
        2.5.3 晋中地区第34-35页
        2.5.4 晋南地区第35页
        2.5.5 晋东南地区第35-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第三章 山西传统民居概况第37-57页
    3.1 民居建筑特点第37页
    3.2 山西省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与特征第37-48页
        3.2.1 晋北民居第38-40页
        3.2.2 晋西民居第40-42页
        3.2.3 晋中民居第42-44页
        3.2.4 晋南民居第44-46页
        3.2.5 晋东南民居第46-48页
    3.3 山西省传统民居的一般节能技术第48-54页
        3.3.1 晋北传统民居第48-49页
        3.3.2 晋西传统民居第49-51页
        3.3.3 晋中传统民居第51-52页
        3.3.4 晋南传统民居第52-53页
        3.3.5 晋东南传统民居第53-54页
    3.4 山西省传统民居的能耗特征第54-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第四章 山西省传统民居围护结构特征第57-71页
    4.1 围护结构的定义第57页
    4.2 传统民居围护结构组成和基本构造第57-59页
    4.3 材料的热特性指标第59-61页
    4.4 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指标第61-67页
    4.5 传统民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计算第67-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五章 山西省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能耗比较计算第71-99页
    5.1 计算模型第71-80页
        5.1.1 传统民居计算模型第71-77页
        5.1.2 晋北地区计算模型第77-78页
        5.1.3 晋西地区计算模型第78页
        5.1.4 晋中地区计算模型第78-79页
        5.1.5 晋南地区计算模型第79页
        5.1.6 晋东南地区计算模型第79-80页
    5.2 传统民居耗热量指标第80-83页
        5.2.1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公式第80页
        5.2.2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第80-83页
        5.2.3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热量第83页
    5.3 传统民居耗热量指标计算第83-94页
        5.3.1 晋北地区第83-85页
        5.3.2 晋西地区第85-86页
        5.3.3 晋中地区第86-89页
        5.3.4 晋南地区第89-91页
        5.3.5 晋东南地区第91-94页
    5.4 传统民居耗热量比较第94-98页
        5.4.1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能耗比较第94页
        5.4.2 晋西地区传统民居能耗比较第94-95页
        5.4.3 晋中地区传统民居能耗比较第95-96页
        5.4.4 晋南地区传统民居能耗比较第96-97页
        5.4.5 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能耗比较第97-98页
    5.5 本章小结第98页
    参考文献第98-99页
第六章 山西传统民居围护结构能耗及其结构特点的分析第99-115页
    6.1 山西传统民居能耗特点分析第99-111页
        6.1.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与建筑总能耗关系第99-106页
        6.1.2 围护结构耗热量指标的比较第106-109页
        6.1.3 影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主要因素第109-111页
    6.2 山西传统民居围护结构特点的分析第111-112页
        6.2.1 屋顶第111页
        6.2.2 墙体第111-112页
        6.2.3 门窗和地面第112页
    6.3 本章小结第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5页
第七章 传统民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应用方法第115-127页
    7.1. 传统民居围护结构存在的问题第115-117页
    7.2 传统民居围护结构的改造措施第117-123页
        7.2.1 屋顶的改造第117-119页
        7.2.2 墙体的改造第119-121页
        7.2.3 门窗的改造第121-123页
        7.2.4 地面的改造第123页
    7.3 传统民居主动采暖措施的改造第123-125页
    7.4 农村新建住宅的节能策略第125-126页
        7.4.1 设计第125页
        7.4.2 围护结构第125-126页
        7.4.3 采暖设备第126页
        7.4.4 新能源的利用第126页
    7.5 本章小结第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7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27-131页
    8.1 总结第127-128页
        8.1.1 传统民居围护结构及其能耗特点第127页
        8.1.2 传统民居围护结构的改造第127-128页
    8.2 展望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1页
附录1 黄土热工性能的确定第131-132页
附录2 论文图片明细第132-134页
附录3 论文表格明细第134-136页
附录4 论文公式明细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方竹子专类园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楼观台百竹园提升改造规划为例
下一篇:基于OpenSees的单轴混凝土本构模型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