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330kV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引言第11-13页
        1.1.1 备自投装置概况第11页
        1.1.2 备自投装置在 330KV 变电站的应用需求第11-12页
        1.1.3 备自投装置在 330KV 变电站应用存在的困难第12-13页
    1.2 备自投装置主要功能及存在的不足第13-14页
        1.2.1 备自投装置的分类第13页
        1.2.2 备自投装置的功能第13页
        1.2.3 备自投装置存在的不足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4页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4-15页
第二章 备自投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第15-27页
    2.1 备自投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第15-19页
        2.1.1 备自投的基本要求第15-16页
        2.1.2 备自投的基本原理第16-17页
        2.1.3 备自投装置的分类第17-19页
    2.2 备自投装置的硬件平台第19-22页
    2.3 备自投装置的软件逻辑第22-26页
        2.3.1 模拟量的采集算法第22-23页
        2.3.2 备自投的典型动作流程第23-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330kV 变电站备自投的控制策略第27-49页
    3.1 备自投系统电压选取策略及判断方法第27-31页
        3.1.1 系统电压的选取策略第27-29页
        3.1.2 系统有压/失压的判断方法第29-31页
    3.2 备自投的动作策略第31-36页
        3.2.1 备自投对于主变的影响第31-34页
        3.2.2 备自投的动作策略第34-36页
    3.3 备自投的布点方案第36-39页
        3.3.1 系统概况第37页
        3.3.2 短路电流分析第37-38页
        3.3.3 解环方案分析第38-39页
        3.3.4 备自投配置方案第39页
    3.4 330kV 与 110kV 两级备自投的配合第39-41页
        3.4.1 延时定值配合的方式第40页
        3.4.2 开关量及远方通信闭锁的方式第40-41页
        3.4.3 两种配合方式的比较第41页
    3.5 备自投过程中的热稳定控制策略第41-42页
        3.5.1 根据潮流转移量预决策切负荷第41页
        3.5.2 备供元件合闸过载后切负荷第41-42页
        3.5.3 两种控制方案的比较第42页
    3.6 330kV 备自投闭锁条件第42-43页
    3.7 330kV 线路备自投技术实施方案第43-48页
        3.7.1 元件状态的判别第43-44页
        3.7.2 备自投装置的输入与输出第44页
        3.7.3 备自投装置的动作逻辑判断第44-48页
    3.8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基于 PSCAD 的 330kV 备自投控制策略仿真第49-73页
    4.1 仿真软件介绍第49-50页
        4.1.1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概述第49-50页
        4.1.2 PSCAD 仿真软件介绍第50页
    4.2 330kV 备自投仿真电网模型第50-62页
        4.2.1 电网系统接线第50-51页
        4.2.2 输电线路模型第51-53页
        4.2.3 变压器模型第53-55页
        4.2.4 发电机组模型第55-60页
        4.2.5 负荷模型第60-62页
    4.3 PSCAD 中的备自投装置自定义模型第62-66页
        4.3.1 PSCAD 中的自定义模块第63-65页
        4.3.2 330kV 备自投的主要逻辑的实现第65-66页
    4.4 330kV 备自投策略仿真及结论第66-72页
        4.4.1 变电站 110kV 内无小电源的电网第67-69页
        4.4.2 变电站 110kV 内有小电源的电网第69-71页
        4.4.3 变电站 110kV 内有大电源的电网第71-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4页
    5.1 工作总结第73页
    5.2 工作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入式三线圈自适应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带前级Buck变换器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