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黑色金属冶炼论文

北京市首钢环境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第11-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技术线路第17-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页
    1.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第19-37页
    2.1 国内外执行标准第19-22页
    2.2 评价方法对比第22-36页
        2.2.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第22-24页
        2.2.2 层次分析法第24-29页
        2.2.3 人工神经网络第29-31页
        2.2.4 灰色系统分析第31-35页
        2.2.5 综合指数评价法第35-36页
        2.2.6 各评价方法的对比第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现状第37-51页
    3.1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第37-41页
    3.2 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产生污染的环节第41-49页
        3.2.1 钢铁企业生产方式的发展第41-43页
        3.2.2 炼铁及炼钢的流程简介第43-44页
        3.2.3 典型钢铁生产流程的污染物排放第44-48页
        3.2.4 各种污染气体的危害性简介第48-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4 首钢老工业区空气品质测试第51-63页
    4.1 测试参数的选择第51页
    4.2 测试场地与测试时间第51-52页
    4.3 实验仪器第52-54页
    4.4 污染物时空分布分析第54-62页
        4.4.1 均值浓度变化分析第54-60页
        4.4.2 过渡季节和夏季污染物浓度对比第60-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5 首钢老工业区空气品质的风险评价第63-71页
    5.1 环境空气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第63-68页
        5.1.1 评价地点及评价内容第63-64页
        5.1.2 大气质量等级第64页
        5.1.3 建立隶属函数、计算各因子隶属度第64-66页
        5.1.4 计算各污染物的权值第66-67页
        5.1.5 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第67-68页
    5.2 本章小结第68-71页
6 污染物浓度相关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第71-85页
    6.1 方差分析第71-75页
        6.1.1 方差分析的条件第71-72页
        6.1.2 方差分析条件不足的解决措施第72-73页
        6.1.3 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和模型建立第73-74页
        6.1.4 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第74-75页
    6.2 首钢老工业区污染物影响因素研究第75-82页
        6.2.1 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水平划分第75-76页
        6.2.2 方差分析条件检验第76-79页
        6.2.3 各污染物多因素方差分析第79-82页
    6.3 首钢老工业区污染物回归模型的建立第82-84页
    6.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7.1 本文工作和结论第85-86页
    7.2 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第93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3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第93页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目录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禽蛋碱加工过程中赖丙氨酸的形成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高硫含量硅锰合金脱硫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