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农业干旱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农业干旱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数据介绍 | 第18-23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20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19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2.1.3 气候特征 | 第19页 |
2.1.4 土壤类型 | 第19-20页 |
2.2 数据介绍 | 第20-23页 |
2.2.1 MODIS 数据介绍 | 第20-21页 |
2.2.2 地表温度数据 | 第21页 |
2.2.3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 | 第21-22页 |
2.2.4 气象数据 | 第22-23页 |
3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的建立 | 第23-36页 |
3.1 原理与方法 | 第23-24页 |
3.2 数据预处理过程 | 第24-25页 |
3.2.1 植被指数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2.2 地表温度数据处理 | 第25页 |
3.2.3 气象数据处理 | 第25页 |
3.3 Ts-NDVI 特征空间的建立 | 第25-28页 |
3.4 干湿边的提取 | 第28-30页 |
3.5 TVDI 的反演 | 第30-33页 |
3.6 模型的验证评价 | 第33-36页 |
3.6.1 TVDI 与 TS 和 NDVI 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3.6.2 TVDI 与气象数据的关系 | 第34-36页 |
4 基于 TVDI 的重庆市干旱监测 | 第36-53页 |
4.1 研究区干旱等级的划分 | 第36-44页 |
4.2 研究区旱情月际变化分析 | 第44-49页 |
4.3 研究区植被生长期旱情年度变化分析 | 第49-53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