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10页
    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8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第8-9页
    3. 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1章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概述第10-16页
    1.1 法定代表人的概念特征及其在法人治理中的作用第10-12页
        1.1.1 法定代表人的概念特征第10页
        1.1.2 法定代表人在法人治理中的地位第10-12页
    1.2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概念、起源和发展第12-15页
        1.2.1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概念第12-13页
        1.2.2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第13-15页
    1.3 法定代表人制度对法人治理制度的意义第15-16页
第2章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现状第16-31页
    2.1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构成与内容第16-20页
        2.1.1 关于法定代表人担任主体的规定第16-17页
        2.1.2 关于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的规定第17-18页
        2.1.3 关于法定代表人职权的规定第18-19页
        2.1.4 关于法定代表人义务和责任的规定第19-20页
    2.2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不足第20-31页
        2.2.1 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审查制度不严格第20-21页
        2.2.2 法定代表人单一制不合理第21-23页
        2.2.3 法定代表人的权责规定不完善第23-27页
        2.2.4 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时民事责任追责制度缺失第27页
        2.2.5 法定代表人制度会发生法定代表人的缺位第27-30页
        2.2.6 我国法定代表人监督制度缺失第30-31页
第3章 法定代表人制度域外法考察第31-40页
    3.1 大陆法系国家法人代表制考察第31-35页
        3.1.1 德国公司代表制第31-33页
        3.1.2 日本公司代表制第33-34页
        3.1.3 法国公司代表制第34-35页
    3.2 英美法系国家法人代表制第35-37页
        3.2.1 美国公司代表制第35-36页
        3.2.2 英国公司代表制第36-37页
    3.3 国外的公司代表制评述第37-40页
        3.3.1 对大陆法系国家公司代表制度的评析第37-38页
        3.3.2 对英美法系国家法人代表制度的评析第38-40页
第4章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完善构想第40-50页
    4.1 完善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审查制度第40-41页
        4.1.1 完善对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的规定第40页
        4.1.2 明确对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审查主体第40-41页
    4.2 建立法定代表人任职主体的复合制度第41-44页
        4.2.1 法定代表人任职主体单一制和复合制的比较考察第41-44页
        4.2.2 建立法定代表人担任主体复合制的途径第44页
    4.3 完善法定代表人权责制度第44-46页
        4.3.1 由法人章程确定法定代表人的权责范围第45页
        4.3.2 法定代表人权责意思自制基础上对他人利益的保护第45-46页
    4.4 建立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责任追责制度第46-48页
        4.4.1 明确法定代表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条件第46-47页
        4.4.2 结合代理制度完善对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责任追责制度第47-48页
    4.5 建立法定代表人缺位时的补位制度第48页
        4.5.1 域外法中对法人代表人缺位时的补位方式第48页
        4.5.2 建立我国的法定代表人补位制度的途径第48页
    4.6 建立对法定代表人的监督制度第48-50页
        4.6.1 从公司的内部治理约束监督法定代表人第49页
        4.6.2 从公司的外部治理约束监督法定代表人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涉外贴牌加工商标侵权认定研究--基于商标法第三次修正案
下一篇:数字技术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