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操作风险的计量 | 第10-11页 |
1.2.2 操作风险的治理 | 第11页 |
1.2.3 信贷操作风险的控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2.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2.1.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第16页 |
2.1.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治理 | 第16-17页 |
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 | 第17-18页 |
2.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第19-21页 |
2.3.1 操作风险产生于失效的内部控制 | 第19页 |
2.3.2 内部控制是管理操作风险的基础 | 第19页 |
2.3.3 内部控制是实现操作风险管理的最佳途径 | 第19-21页 |
3 Y 县农信社小额贷款操作风险分析 | 第21-29页 |
3.1 Y 县农信社基本概况 | 第21-22页 |
3.2 Y 县农信社小额贷款操作风险揭示 | 第22-26页 |
3.2.1 Y 县农信社小额贷款操作流程 | 第22-24页 |
3.2.2 Y 县农信社小额贷款违规案例评析 | 第24-26页 |
3.3 Y 县农信社小额贷款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 第26-29页 |
3.3.1 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27页 |
3.3.2 内部审计的缺失 | 第27页 |
3.3.3 人员履行职务能力不足 | 第27-28页 |
3.3.4 小额贷款操作风险识别的落后 | 第28-29页 |
4 Y 县农信社防范小额贷款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对策 | 第29-33页 |
4.1 构建高效的信贷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环境 | 第29-30页 |
4.1.1 构建科学的治理结构 | 第29页 |
4.1.2 完善稽核审计机制 | 第29-30页 |
4.1.3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 第30页 |
4.1.4 建设合规文化 | 第30页 |
4.2 提高信贷操作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第30-31页 |
4.2.1 信贷操作风险的识别 | 第30-31页 |
4.2.2 信贷操作风险的评估 | 第31页 |
4.3 完善信贷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措施 | 第31页 |
4.4 加强信贷操作风险的信息交流与反馈 | 第31-32页 |
4.5 深化信贷操作风险的监督评价与纠正功能 | 第32-33页 |
5 结论与不足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