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及其城市联系特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相关概念第14-17页
        1.3.1 高速公路走廊的相关概念第14-16页
        1.3.2 城市联系的相关概念第16-17页
    1.4 理论基础第17-19页
        1.4.1 高速公路走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1.4.2 城市联系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9-23页
        1.5.1 国外研究进展第19-21页
        1.5.2 国内研究进展第21-22页
        1.5.3 小结第22-23页
    1.6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第25-36页
    2.1 研究对象第25页
    2.2 研究数据第25-27页
    2.3 数据模型第27-36页
        2.3.1 通达性模型第27-28页
        2.3.2 社会经济综合值模型第28-29页
        2.3.3 城市规模分布模型第29-31页
        2.3.4 中心性模型第31-33页
        2.3.5 引力模型第33-36页
第三章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空间范围确定第36-50页
    3.1 长三角地区交通通达性格局第36-40页
    3.2 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格局第40-45页
    3.3 30 分钟到达沪宁—沪杭—杭甬高速公路的空间范围第45-46页
    3.4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空间范围的确定第46-50页
第四章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城市规模分析第50-54页
    4.1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第50-52页
    4.2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城市规模分形特征第52-54页
第五章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城市联系分析第54-69页
    5.1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内城市中心性分析第54-56页
    5.2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城市联系强度第56-60页
        5.2.1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城市引力矩阵第56-60页
        5.2.2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各城市联系强度及城市联系总强度第60页
    5.3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城市联系方向第60-69页
        5.3.1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城市最大引力线第60-63页
        5.3.2 宁沪杭甬高速公路走廊城市联系隶属度第63-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9-72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讨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课题第76-77页
答辩委员会签名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载视频监控定位终端设计
下一篇:航运保险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