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14-22页 |
·数据库系统 | 第14-16页 |
·数据模型 | 第14页 |
·数据库系统结构 | 第14-15页 |
·事务处理 | 第15-16页 |
·CSCW环境下的协同数据库系统 | 第16-19页 |
·CSCW对数据库系统的要求 | 第16-17页 |
·协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第17-18页 |
·协同数据库集成的关键问题 | 第18-19页 |
·Agent与多Agent系统 | 第19-21页 |
·Agent与多Agent特征 | 第19-20页 |
·多Agent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多Agent系统的关键问题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Agent的协同数据库系统集成模型设计 | 第22-33页 |
·协同数据库集成体系结构 | 第22-23页 |
·协同数据库系统集成方案 | 第23-25页 |
·数据库系统集成方法 | 第23-24页 |
·Agent技术的引入 | 第24-25页 |
·协同数据库系统集成模型设计 | 第25-32页 |
·基于Agent的协同数据库系统集成模型 | 第25-31页 |
·集成模型的特点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协同数据库系统中的协作机制 | 第33-54页 |
·多Agent通信机制 | 第33-38页 |
·多Agent的通信方式 | 第33-34页 |
·改进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 第34-35页 |
·Agent通信协议及语言 | 第35-36页 |
·Agent消息传输方式 | 第36-38页 |
·模式集成 | 第38-42页 |
·协同数据库系统集成模式结构 | 第38-39页 |
·基于XML的公共数据模型 | 第39-40页 |
·模式集成过程 | 第40-41页 |
·模式冲突 | 第41-42页 |
·查询处理及优化 | 第42-46页 |
·协同数据库查询处理体系结构 | 第42-44页 |
·查询分解 | 第44-45页 |
·查询优化 | 第45-46页 |
·事务管理 | 第46-52页 |
·协同数据库事务管理体系结构 | 第47页 |
·并发控制机制 | 第47-49页 |
·事务原子性保证策略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基于Agent的协同数据库系统集成模型的应用 | 第54-70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54-56页 |
·应用服务架构 | 第54-55页 |
·系统开发平台 | 第55-56页 |
·主Agent模块设计 | 第56-61页 |
·全局模式管理器 | 第56-59页 |
·任务分解器 | 第59-60页 |
·结果合并器 | 第60-61页 |
·次Agent模块设计 | 第61-62页 |
·数据源接口Agent模块设计 | 第62-66页 |
·数据库管理 | 第62-63页 |
·数据库连接池 | 第63-65页 |
·数据格式转换 | 第65-66页 |
·系统测试 | 第66-68页 |
·测试环境 | 第67页 |
·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