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笔画的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与研究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2.1 国外汉字识别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汉字识别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3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的一般过程 | 第15-16页 |
1.3.1 预处理 | 第15页 |
1.3.2 特征提取 | 第15页 |
1.3.3 识别匹配 | 第15-16页 |
1.4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 第16-17页 |
1.5 本文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预处理 | 第18-36页 |
2.1 手写体汉字的采集 | 第18页 |
2.2 预处理的优点 | 第18页 |
2.3 灰度化和二值化 | 第18-23页 |
2.3.1 局部阈值法 | 第20-21页 |
2.3.2 全局阈值法 | 第21-22页 |
2.3.3 动态阈值法 | 第22-23页 |
2.4 平滑与去噪 | 第23-27页 |
2.4.1 平滑处理 | 第24页 |
2.4.2 去噪 | 第24-27页 |
2.5 汉字行列切分 | 第27-30页 |
2.5.1 行切分 | 第28页 |
2.5.2 列切分 | 第28-30页 |
2.6 规范化 | 第30-31页 |
2.7 细化 | 第31-3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脱机手写汉字笔画结构特征提取 | 第36-46页 |
3.1 笔画结构特征介绍 | 第36-37页 |
3.2 提取手写体汉字笔画的分叉点 | 第37-39页 |
3.3 提取手写体汉字笔画的拐点 | 第39-40页 |
3.4 提取笔画的端点坐标和平均角度 | 第40-41页 |
3.5 修复手写体汉字的交叉点和特殊笔段 | 第41-42页 |
3.5.1 修复交叉点 | 第41-42页 |
3.5.2 消除特殊干扰点 | 第42页 |
3.6 合并手写体汉字笔画 | 第42-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笔画的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算法 | 第46-51页 |
4.1 笔画模板库的建立 | 第46-48页 |
4.2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 | 第48-51页 |
4.2.1 笔画匹配方法 | 第48-49页 |
4.2.2 识别方法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1-57页 |
5.1 实验过程 | 第51-53页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