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耐火材料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AlON陶瓷结合相对Al2O3-C耐火材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Al_2O_3-C 耐火材料的原料第10-12页
        1.2.1 刚玉和碳素材料第10-11页
        1.2.2 Al_2O_3-C 耐火材料的结合剂和添加剂第11-12页
    1.3 Al_2O_3-C 耐火材料使用的部位第12-13页
    1.4 Al_2O_3-C 耐火材料的损毁机理第13-15页
        1.4.1 热机械损毁第14页
        1.4.2 热化学侵蚀第14-15页
    1.5 Al_2O_3-C 耐火材料中的陶瓷增强相第15-16页
    1.6 陶瓷晶须第16页
        1.6.1 陶瓷晶须的制备方法第16页
        1.6.2 陶瓷晶须的生长机理第16页
    1.7 几种陶瓷结合相第16-17页
        1.7.1 SiC第16页
        1.7.2 AlN第16-17页
        1.7.3 Al_4C_3第17页
        1.7.4 β-Sialon第17页
        1.7.5 碳晶须第17页
        1.7.6 碳纳米管第17页
    1.8 AlON 的发现第17-20页
    1.9 AlON 的制备方法第20-21页
    1.10 AlON 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第21页
    1.1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1-22页
        1.11.1 课题研究目的第21页
        1.1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试验的研究过程、设备及工艺第22-26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试验用原料及设备第22-23页
    2.3 Al_2O_3-C 耐火材料的基质研究试验配比第23页
    2.4 Al_2O_3-C 耐火材料的基质研究试验工艺第23-24页
    2.5 Al_2O_3-C 耐火材料的制品研究试验的配比第24页
    2.6 Al_2O_3-C 耐火材料的制品研究试验的工艺研究第24-25页
    2.7 试样性能检测和表征第25-26页
第三章 对 Al-Si-O-C-N 体系热力学计算第26-35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亚晶格固溶体公式模型的探讨第26-27页
    3.3 Al_5O_6N、Al_(11)O_(15)N 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结果第27页
    3.4 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的算法第27-28页
    3.5 生成 Al_5O_6N 的计算第28-29页
    3.6 生成 SiC 的热力学计算第29页
    3.7 Al-O-C-N 体系优势图第29-31页
    3.8 Si-O-N-C 体系的热力学计算第31-33页
    3.9 Si-Al-O-N-C 体系的热力学计算第33-34页
    3.10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Al_2O_3-C 耐火材料的基质研究第35-44页
    4.1 实验过程第35页
    4.2 热力学的计算和评估第35-36页
    4.3 热处理温度以及添加剂的量对物相的影响第36-37页
    4.4 热处理温度以及添加剂的量对红外光谱的影响第37-38页
    4.5 热处理温度以及添加剂的量对试样显微形貌的影响第38-40页
    4.6 反应过程分析第40-41页
    4.7 试样的力学性能第41-42页
    4.8 AlON 颗粒对材料力学性能增强示意图第42-43页
    4.9 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热处理温度对 Al_2O_3-C 耐火材料制品的影响第44-53页
    5.1 实验工艺第44页
    5.2 实验的检测手段第44页
    5.3 热处理温度对物相演变的影响第44-45页
    5.4 热处理温度对红外光谱的影响第45-46页
    5.5 热处理温度对显微形貌的影响第46-48页
    5.6 热处理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8-52页
    5.7 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AlON 含量对 Al_2O_3-C 耐火材料制品性能的影响第53-59页
    6.1 不同 AlON 含量试样物相的演化第53-54页
    6.2 不同 AlON 含量试样红外光谱的演化第54页
    6.3 不同 AlON 含量试样显微形貌的演化第54-55页
    6.4 不同 AlON 含量试样的力学性能第55-58页
    6.5 小结第58-59页
第七章 结论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66-67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电压下铝电解槽物理场仿真优化研究
下一篇:自组装法制备富氨基磁性纳米颗粒及其与酶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