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复方佛手颗粒的药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9页
    1.研究背景第8-10页
        1.1 抑郁症概述第8页
        1.2 西医治疗现状第8-9页
        1.3 中医治疗现状第9-10页
    2.处方分析第10-11页
        2.1 处方来源第10页
        2.2 处方组成第10页
        2.3 功能主治第10页
        2.4 方解第10-11页
    3.处方药物研究第11-14页
        3.1 佛手第11-12页
        3.2 柴胡第12-13页
        3.3 酸枣仁第13-14页
        3.4 甘草第14页
    参考文献第14-19页
第二章 制备工艺研究第19-56页
    1.剂型的选择第19页
    2.工艺路线的选择第19-21页
    3.工艺路线设计图第21页
    4.提取工艺第21-41页
        4.1 仪器与试药第21-22页
        4.2 药材的鉴定和前处理第22-23页
        4.3 佛手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第23-28页
        4.4 佛手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研究第28-35页
        4.5 乙醇提取工艺第35-41页
    5.除杂、浓缩、干燥工艺第41-44页
        5.1 除杂工艺第41-43页
        5.2 浓缩工艺第43-44页
        5.3 干燥工艺第44页
    6.成型工艺第44-52页
        6.1 仪器与试药第44-45页
        6.2 制粒方法的选择第45页
        6.3 辅料的选择第45-49页
        6.4 干燥和整粒第49-50页
        6.5 加入挥发油工艺第50页
        6.6 颗粒的物理性质第50-52页
        6.7 处方制剂第52页
    7.包装工艺第52页
    8.复方佛手颗粒制备工艺第52-53页
    9.工艺流程图第53页
    10.中试研究第53-54页
        10.1 中试工艺第53-54页
        10.2 中试样品质量检查第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第三章 质量标准研究第56-76页
    1 仪器与试药第56页
        1.1 仪器第56页
        1.2 试药第56页
    2 饮片的来源及质量标准第56-57页
    3 成品质量标准第57-75页
        3.1 名称第57页
        3.2 性状第57页
        3.3 薄层鉴别第57-65页
        3.4 检查第65-67页
        3.5 含量测定第67-75页
    4 功能主治第75页
    5 用法用量第75页
    6 规格第75页
    7 贮藏第75-76页
第四章 稳定性试验第76-82页
    1 试验方法第76页
    2 考察项目及结果第76-82页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第82-86页
    1 总结第82页
        1.1 制备工艺第82页
        1.2 质量标准第82页
    2 讨论第82-85页
        2.1 挥发油第82-83页
        2.2 柴胡皂苷测定第83页
        2.3 减压内部沸腾提取第83-84页
        2.4 正交实验设计、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混料设计第84页
        2.5 研究不足之处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茵陈蒿汤配方颗粒规范化研究
下一篇:益智仁盐炙后石油醚部位药效成分分离与药效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