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五官科论文--耳鼻咽喉科论文

鼻敏颗粒联合腹针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10-12页
临床研究第12-42页
    1 临床资料第12-14页
        1.1 病例收集第12页
        1.2 诊断标准第12-13页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第12页
            1.2.2 中医辨证标准第12-13页
        1.3 病例纳入标准第13页
        1.4 病例排除标准第13-14页
        1.5 筛除及脱落标准第14页
        1.6 脱落病例的处理第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20页
        2.1 临床治疗方法第14-16页
            2.1.1 分组第14-15页
            2.1.2 治疗方法第15-16页
        2.2 要求第16页
        2.3 观测内容第16页
            2.3.1 一般项目第16页
            2.3.2 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标准第16页
        2.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第16-17页
        2.5 不良事件观察第17页
            2.5.1 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第17页
            2.5.2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定标准:第17页
            2.5.3 不良事件的处理:第17页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17-18页
        2.7 技术路线图第18页
        2.8 统计学分析第18-20页
    3 研究结果第20-23页
        3.1 病例完成情况第20页
        3.2 病例脱失情况第20-21页
        3.3 两组基本情况分析第21-23页
            3.3.1 两组的性别分布情况第21页
            3.3.2 两组年龄分布的情况第21-22页
            3.3.3 两组病程分布情况第22页
            3.3.4 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第22-23页
    4 临床疗效观察第23-28页
        4.1 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第23-25页
            4.1.1 两组治疗1周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第23页
            4.1.2 两组治疗2周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第23-24页
            4.1.3 两组治疗4周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第24-25页
        4.2 治疗组不同疗程症状体征评分比较第25-26页
        4.3 对照组不同疗程症状体征评分比较第26-27页
        4.4 疗效比较第27-28页
            4.4.1 治疗1周后两组疗效比较第27页
            4.4.2 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比较第27-28页
            4.4.3 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的比较第28页
        4.5 实验安全性评价第28页
    5 讨论第28-42页
        5.1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第28-32页
            5.1.1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8-29页
            5.1.2 变应性鼻炎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第29-30页
            5.1.3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第30-32页
        5.2 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第32-35页
            5.2.1 古代医家对鼻鼽的记载第32-33页
            5.2.2 鼻鼽病因病机的中医论述第33-34页
            5.2.4 鼻鼽的中医外治法第34-35页
        5.3 鼻敏颗粒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初探第35-38页
            5.3.1 有关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研究第35-36页
            5.3.2 鼻敏颗粒的相关药物组成及其方解第36-38页
            5.3.3 鼻敏颗粒临方制剂的制备方法第38页
        5.4 腹针疗法第38-41页
            5.4.1 腹针简介第38页
            5.4.2 腹针的原理第38-39页
            5.4.3 腹针的取穴规范第39页
            5.4.4 腹针较传统针法的优势第39-41页
            5.4.5 腹针疗法对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机理初探第41页
        5.5 鼻敏颗粒联合腹针治疗与单独使用鼻敏颗粒的比较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问题与展望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综述第48-56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表第56-58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是穴四花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