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金融科技视角下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第12-15页
        一、影子银行第12-13页
        二、影子银行风险第13-14页
        三、金融科技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5-18页
        一、研究方法第15页
        二、研究思路第15-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25页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第18-20页
        一、关于影子银行风险的研究第18-19页
        二、关于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研究第19-20页
        三、关于金融科技的研究第20页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第20-23页
        一、关于影子银行风险的研究第20-21页
        二、关于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研究第21-22页
        三、关于金融科技的研究第22-23页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第23-25页
第三章 影子银行现状及风险监管概述第25-36页
    第一节 影子银行的现状第25-27页
    第二节 影子银行的主要风险第27-30页
        一、系统性风险第27-28页
        二、非系统性风险第28-30页
    第三节 影子银行的监管环境第30-33页
        一、内部环境第30-31页
        二、外部环境第31-33页
    第四节 影子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一、监管力度不足第33-34页
        二、监管效率低下第34页
        三、监管模式滞后第34-36页
第四章 影子银行风险评估第36-51页
    第一节 评估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第36-40页
        一、评估方法选择第36-37页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7-38页
        三、指标体系构建步骤第38-40页
    第二节 建立AHP评估模型第40-49页
        一、评估指标选取第40-45页
        二、影子银行风险评估第45-49页
    第三节 评估结果分析第49-51页
第五章 运用金融科技监管影子银行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第51-57页
    第一节 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第51-53页
        一、美国监管影子银行的经验第51-52页
        二、欧盟监管影子银行的经验第52-53页
        三、FSB监管影子银行的经验第53页
    第二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借鉴第53-57页
        一、明确监管范围第54-55页
        二、规范监管制度第55-56页
        三、提高监管互动第56-57页
第六章 基于金融科技的影子银行监管新思路第57-60页
    第一节 利用区块链管控影子银行信用风险第57-58页
    第二节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监管影子银行市场风险第58-59页
    第三节 利用人工智能管控影子银行监管套利风险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第60-62页
    第一节 结论第60页
    第二节 不足第60-62页
注释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录 图表目录第70-71页
研究生阶段取得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转型升级中金融支持作用研究--以广东省制造业为例
下一篇:HH集团投资公司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