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导论 | 第9-13页 |
| 第一章 心在《荀子》文中的多重含义 | 第13-22页 |
| 一、器官心 | 第14-15页 |
| 二、精神心 | 第15-16页 |
| 三、理性心 | 第16-17页 |
| 四、意志心 | 第17-18页 |
| 五、情感心 | 第18-19页 |
| 六、欲望心 | 第19-20页 |
| 七、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心在荀子伦理学中的地位 | 第22-29页 |
| 第一节 人性与人性恶的内涵 | 第23-25页 |
| 第二节 心是化性起伪的内在条件 | 第25-29页 |
| 第三章 心与礼:外在规范向意识的内化 | 第29-43页 |
| 第一节 礼是行为的普遍规范 | 第30-33页 |
| 第二节 虚壹而静:心对礼义的认知 | 第33-38页 |
| 第三节 理性认识与人格境界 | 第38-43页 |
| 一、好法而行,士也 | 第39-41页 |
| 二、笃志而体,君子也 | 第41-42页 |
| 三、知之,圣人也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心与行:礼的规范作用的实现 | 第43-50页 |
| 第一节 善良意志的培养 | 第45-47页 |
| 第二节 “心之所可”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 | 第47-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