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以及方法 | 第15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辐射防护基础 | 第17-23页 |
2.1 国际辐射防护组织和两套辐射防护物理量 | 第17-18页 |
2.2 辐射防护基本物理量计算方法 | 第18-19页 |
2.3 加速器环境次级放射性的蒙特卡罗计算 | 第19-21页 |
2.3.1 Geant4的简介 | 第19-20页 |
2.3.2 Geant4计算加速器屏蔽层外环境介质次级放射性 | 第20-21页 |
2.4 加速器辐射监管和防护标准 | 第21-23页 |
2.4.1 辐射剂量管理约束值 | 第21-22页 |
2.4.2 放射性核素的豁免活度浓度与豁免水平 | 第22-23页 |
第3章 环境介质次级放射性的物理基础和基本规律 | 第23-31页 |
3.1 核反应截面概念 | 第23页 |
3.2 加速器造成屏蔽层外环境介质次级放射性的过程 | 第23-25页 |
3.3 造成质子加速器屏蔽层外环境介质次级放射性涉及的核反应 | 第25-31页 |
第4章 中子辐照卵石的研究 | 第31-40页 |
4.1 实验研究 | 第31-37页 |
4.1.1 样品质量和密度的测量 | 第31-32页 |
4.1.2 卵石样品元素成分的测量 | 第32页 |
4.1.3 卵石的放射性测量 | 第32-35页 |
4.1.4 中子辐照实验 | 第35-37页 |
4.2 中子辐照实验的Geant4模拟 | 第37-38页 |
4.3 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第5章 加速器屏蔽层外环境介质内次级放射性核素分析 | 第40-73页 |
5.1 质子束流损失抽样方法 | 第40-41页 |
5.2 质子加速器屏蔽层外卵石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 | 第41-55页 |
5.2.1 HEBT隧道底部屏蔽层外卵石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 | 第43-51页 |
5.2.2 HEBT隧道左侧屏蔽层外卵石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 | 第51-55页 |
5.2.3 HEBT隧道屏蔽层外卵石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小结 | 第55页 |
5.3 质子加速器屏蔽层外土壤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 | 第55-69页 |
5.3.1 HEBT隧道底部屏蔽层外土壤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 | 第56-65页 |
5.3.2 HEBT隧道左侧屏蔽层外土壤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 | 第65-69页 |
5.3.3 HEBT隧道屏蔽层外土壤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小结 | 第69页 |
5.4 质子加速器屏蔽层外水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 | 第69-73页 |
5.4.1 HEBT隧道底部屏蔽层外水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 | 第69-71页 |
5.4.2 HEBT隧道左侧屏蔽层外水层的次级放射性分析 | 第71-72页 |
5.4.3 HEBT隧道屏蔽层外地下水的次级放射性分析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论文完成的工作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