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与出路:密尔社会主义思想评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8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 密尔的思想发展与社会主义思想趋向的形成 | 第11-21页 |
(一) 密尔的生平与主要思想 | 第11-14页 |
1、 密尔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状 | 第11-12页 |
2、 密尔思想发展与演变过程 | 第12-14页 |
(二) 密尔社会主义思想趋向的成因 | 第14-21页 |
1、 面对社会变迁的反思 | 第15-16页 |
2、 来自家庭的影响 | 第16-18页 |
3、 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盛行 | 第18-21页 |
二、 密尔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困难 | 第21-28页 |
(一) 社会主义分类 | 第21页 |
(二) 动机与效率的缺失 | 第21-25页 |
1、 社会主义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2、 管理者与工人在工作动机与效率方面的缺失 | 第22-24页 |
3、 取消竞争的弊端 | 第24-25页 |
(三) 实现个人自由的困难 | 第25-26页 |
(四) 所有制与分配问题 | 第26-28页 |
三、 密尔理想的社会主义 | 第28-36页 |
(一) 对密尔社会主义的认识 | 第28页 |
(二) 密尔理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则 | 第28-33页 |
1、 维护个人自由 | 第29-31页 |
2、 倡导合作共赢 | 第31-32页 |
3、 主张合理分配 | 第32-33页 |
(三) 密尔理想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 第33-36页 |
1、 大力发展教育 | 第33-34页 |
2、 适时限制人口 | 第34-35页 |
3、 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 | 第35-36页 |
四、 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看密尔的社会主义思想 | 第36-47页 |
(一) 科学社会主义与密尔社会主义的思想比较 | 第36-40页 |
1、 个人自由与整体自由 | 第36-38页 |
2、 自由竞争与阶级斗争 | 第38-39页 |
3、 社会合作与公有制 | 第39-40页 |
(二) 密尔没有最终选择社会主义的原因 | 第40-43页 |
1、 阶级立场 | 第40-41页 |
2、 自由主义情结 | 第41-42页 |
3、 折中主义思想 | 第42-43页 |
(三) 当今如何看待密尔的社会主义思想 | 第43-47页 |
1、 密尔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第43-44页 |
2、 密尔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矛盾与统一 | 第44-45页 |
3、 密尔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