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天津信号公司历史及业务构成 | 第11页 |
1.1.2 天津信号公司行业背景 | 第11-12页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有关物流联盟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有关物流联盟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预期创新点 | 第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物流联盟基础理论 | 第17-24页 |
2.1 物流联盟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 第17-18页 |
2.1.1 物流联盟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物流联盟产生的背景 | 第17-18页 |
2.2 物流联盟的分类 | 第18-19页 |
2.3 物流联盟的选择策略和运作方式 | 第19-20页 |
2.4 物流联盟的性质与特征 | 第20-21页 |
2.4.1 物流联盟的性质 | 第20页 |
2.4.2 物流联盟的特征 | 第20-21页 |
2.5 物流联盟的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天津信号物流现状SWOT分析 | 第24-35页 |
3.1 SWOT分析法介绍 | 第24页 |
3.2 SWOT分析模型介绍 | 第24-26页 |
3.2.1 内容分析 | 第25页 |
3.2.2 战略分析 | 第25-26页 |
3.3 天津信号公司物流模式现状的SWOT分析 | 第26-31页 |
3.3.1 优势 | 第26-27页 |
3.3.2 劣势 | 第27-29页 |
3.3.3 机会 | 第29-30页 |
3.3.4 威胁 | 第30-31页 |
3.4 建立天津信号公司物流现状的SWOT分析模型 | 第31-32页 |
3.5 战略选择 | 第32-34页 |
3.6 建立物流联盟的意义 | 第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物流联盟体系的构建 | 第35-42页 |
4.1 物流联盟的组织结构 | 第35-36页 |
4.1.1 物流联盟的宏观结构 | 第35-36页 |
4.1.2 物流联盟的微观结构 | 第36页 |
4.2 物流联盟运行的关键要素 | 第36-37页 |
4.3 天津信号物流联盟的分类选择 | 第37页 |
4.4 天津信号物流联盟的选择策略和运作方式 | 第37-38页 |
4.5 建立智能物流联盟信息平台 | 第38-41页 |
4.5.1 建立物流联盟信息平台的重要性 | 第38页 |
4.5.2 物流联盟信息平台的特征 | 第38-39页 |
4.5.3 物流联盟信息平台的技术介绍 | 第39-40页 |
4.5.4 天津信号公司物流联盟信息平台的建立 | 第40-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物流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 第42-49页 |
5.1 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5.2 合作伙伴选择的阶段 | 第43-48页 |
5.2.1 合作伙伴选择的投标初选阶段 | 第43-44页 |
5.2.2 合作伙伴的指标量化阶段 | 第44-47页 |
5.2.3 合作伙伴的最优选取阶段 | 第47-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