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子女抚养费概述 | 第13-19页 |
(一)子女抚养费的厘定 | 第13-15页 |
(二)子女抚养费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5-18页 |
1. 子女受抚养权利理论 | 第15-17页 |
2. 父母抚养子女义务理论 | 第17-18页 |
(三)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义务 | 第18-19页 |
二、子女抚养费给付纠纷案件的基本问题 | 第19-28页 |
(一)子女抚养费给付纠纷的类别 | 第21-25页 |
1. 请求增加抚养费纠纷 | 第21页 |
2. 拖欠抚养费纠纷 | 第21-24页 |
3. 未婚同居关系解除导致的抚养费给付纠纷 | 第24页 |
4. 离婚协议上给付条款不清晰导致的纠纷 | 第24-25页 |
5. 请求变更抚养费给付方式的纠纷 | 第25页 |
(二)子女抚养费给付纠纷案件产生的原因 | 第25-28页 |
1. 当事人的经济收入状况、身体状况和子女消费的增长 | 第25-26页 |
2. 父母的再婚情况以及存在第三方扶养关系 | 第26页 |
3. 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状况 | 第26页 |
4. 父母责任意识和诚信观念的缺失 | 第26-27页 |
5. 思想观念和认识上存在误区 | 第27-28页 |
三、子女抚养费给付制度域内外立法考察 | 第28-37页 |
(一)域外关于子女抚养费给付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28-32页 |
1. 英美法系国家关于抚养费给付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8-31页 |
2.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抚养费给付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31-32页 |
(二)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子女抚养费给付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32-37页 |
1. 抚养费的范围界定模糊 | 第32-33页 |
2. 抚养费的权利义务主体不明确 | 第33-34页 |
3. 抚养费数额的确定模式和计算规则缺乏灵活性 | 第34-35页 |
4. 抚养费给付方式缺乏操作性 | 第35-36页 |
5. 抚养费收取和执行难 | 第36-37页 |
四、我国子女抚养费给付制度建构的具体立法构想 | 第37-46页 |
(一)确立“子女最大利益”的司法裁判原则 | 第37-38页 |
(二)明确抚养费的内容 | 第38-39页 |
(三)明确子女抚养费的权利义务主体 | 第39页 |
(四)完善抚养费支付制度 | 第39-44页 |
1. 严格自由裁量的适用 | 第40页 |
2. 改进抚养费数额确定之参考标准 | 第40-41页 |
3. 建立抚养费支付金额的灵活调整机制 | 第41-42页 |
4. 规定抚养费的最低标准 | 第42页 |
5. 明确界定子女受抚养的程度 | 第42-43页 |
6. 对抚养费一次性给付方式的界定 | 第43-44页 |
(五)完善抚养费的收取和强制执行制度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