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占有保护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占有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一、占有的性质 | 第15-19页 |
(一)占有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关于占有性质的诸学说 | 第16-19页 |
二、占有的保护 | 第19-24页 |
(一)占有保护的意义 | 第19-20页 |
(二)占有保护的域外考察 | 第20-24页 |
三、占有保护的法律构架 | 第24-26页 |
(一)占有保护的前提条件 | 第24-25页 |
(二)占有诉讼制度与自力救济制度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我国占有的物权保护的现行制度 | 第26-37页 |
一、《物权法》的占有保护体系 | 第26-33页 |
(一)我国占有制度的确立 | 第26-27页 |
(二)我国占有的物权保护方法 | 第27-33页 |
二、我国占有保护实践的实证分析 | 第33-35页 |
(一)占有保护诉讼案例检索数据统计 | 第33-34页 |
(二)占有保护诉讼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三、我国占有保护制度的评价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占有的债权保护 | 第37-47页 |
一、不当得利请求权 | 第37-40页 |
(一)给付型不当得利 | 第38页 |
(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 | 第38-39页 |
(三)占有保护与不当得利请求权引发的探讨 | 第39-40页 |
二、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40-46页 |
(一)侵权行为客体与占有 | 第40-41页 |
(二)侵害占有的侵权责任要件 | 第41-42页 |
(三)无权占有与侵权之债 | 第42-43页 |
(四)占有人对回复权利人的权利与责任 | 第43-46页 |
三、我国《物权法》占有的债权保护评价及建议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