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1.1 VOCs 概述 | 第10-15页 |
1.1.1 VOCs 定义及分类 | 第10页 |
1.1.2 VOCs 来源及危害 | 第10-12页 |
1.1.3 VOCs 的控制技术 | 第12-15页 |
1.2 催化氧化技术 | 第15-17页 |
1.2.1 催化氧化机理 | 第15-16页 |
1.2.2 催化氧化工艺类型 | 第16-17页 |
1.3 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3.1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7-18页 |
1.3.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8-19页 |
1.3.3 TiO_2在环保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3.4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1.4 微波技术 | 第20-24页 |
1.4.1 微波加热的原理及特点 | 第20-22页 |
1.4.2 微波诱导催化反应机理 | 第22-23页 |
1.4.3 微波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3页 |
1.4.4 微波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24-27页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7-33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7-28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页 |
2.2.1 TiO_2-5A 分子筛复合载体的制备 | 第28页 |
2.2.2 金属负载型 Cu-Mn-Ce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8-30页 |
2.3.1 表面形貌(SEM)和元素测试(EDS)分析 | 第28页 |
2.3.2 催化剂比表面积(BET)及孔径测试分析 | 第28-29页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 | 第29页 |
2.3.4 X 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分析 | 第29-30页 |
2.3.5 X 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分析 | 第30页 |
2.4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30-33页 |
2.4.1 微波辅助催化氧化 VOCs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0-31页 |
2.4.2 催化剂的活性指标 | 第31-32页 |
2.4.3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32页 |
2.4.4 气质联用(GC-MS)测试分析 | 第32-33页 |
3 微波辅助催化氧化甲苯及氯苯性能试验研究 | 第33-45页 |
3.1 催化剂吸波特性 | 第33-34页 |
3.2 催化剂吸附特性 | 第34页 |
3.3 微波辅助催化氧化单、双组分甲苯及氯苯性能实验 | 第34-35页 |
3.4 催化剂表征 | 第35-43页 |
3.4.1 催化剂 BET 与孔径分析 | 第35-36页 |
3.4.2 催化剂 SEM 与 EDS 分析 | 第36-38页 |
3.4.3 催化剂 XRD 分析 | 第38-39页 |
3.4.4 催化剂 XPS 分析 | 第39-41页 |
3.4.5 催化剂 FTIR 分析 | 第41-42页 |
3.4.6 尾气吸收液(GC-MS)测试分析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不同加热方式催化氧化甲苯及氯苯性能试验研究 | 第45-57页 |
4.1 不同加热方式催化氧化单、双组分甲苯及氯苯性能实验 | 第45-46页 |
4.2 不同加热方式下温度变化分析 | 第46-48页 |
4.3 催化剂表征 | 第48-51页 |
4.3.1 催化剂 BET 与孔径分析 | 第48-49页 |
4.3.2 催化剂 SEM 与 EDS 分析 | 第49-50页 |
4.3.3 催化剂 XRD 分析 | 第50-51页 |
4.4 反应动力学初步分析 | 第51-56页 |
4.4.1 不同加热方式下甲苯及氯苯的催化氧化反应级数 | 第52-53页 |
4.4.2 不同加热方式下甲苯及氯苯的催化氧化反应活化能及反应速率常数 | 第53-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建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