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1.2.1 考虑技术溢出的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研究 | 第16-19页 |
1.2.2 研发补贴或环保税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策略研究 | 第19-22页 |
1.2.3 考虑企业类型的技术创新投入策略研究 | 第22-23页 |
1.2.4 不确定情形下企业技术采纳策略研究 | 第23-25页 |
1.2.5 先发国家企业与后发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研究 | 第25-26页 |
1.2.6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6-2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7-31页 |
第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采纳策略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5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1-37页 |
2.1.1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 | 第31-35页 |
2.1.2 研究与开发、技术采纳 | 第35-36页 |
2.1.3 技术溢出、研发补贴与产品差异化 | 第36-37页 |
2.2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采纳的主要因素 | 第37-46页 |
2.2.1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要因素 | 第37-44页 |
2.2.2 影响企业技术采纳策略的主要因素 | 第44-46页 |
2.3 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特征与策略研究框架 | 第46-49页 |
2.3.1 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特征 | 第46-48页 |
2.3.2 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采纳策略研究框架 | 第48-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后发国家同质产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策略研究 | 第51-78页 |
3.1 含有合资企业的混合多寡头技术创新投入策略研究 | 第51-59页 |
3.1.1 问题提出 | 第51-52页 |
3.1.2 模型构建 | 第52-53页 |
3.1.3 混合多寡头技术创新投入分析 | 第53-57页 |
3.1.4 算例分析和政策启示 | 第57-59页 |
3.2 先发国家企业竞争下后发国家企业的研发补贴策略研究 | 第59-68页 |
3.2.1 问题提出 | 第59页 |
3.2.2 模型构建 | 第59-60页 |
3.2.3 两种补贴方式下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策略分析 | 第60-66页 |
3.2.4 算例分析和政策启示 | 第66-68页 |
3.3 先发国家企业竞争下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模式研究 | 第68-76页 |
3.3.1 问题提出 | 第68-69页 |
3.3.2 模型构建 | 第69-70页 |
3.3.3 三种情形下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模式分析 | 第70-72页 |
3.3.4 不同竞争与合作创新模式比较 | 第72-74页 |
3.3.5 算例分析和政策启示 | 第74-7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四章 先发国家企业竞争下后发国家差异化产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策略研究 | 第78-101页 |
4.1 问题提出 | 第78-80页 |
4.2 伯川德竞争下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研究 | 第80-89页 |
4.2.1 模型构建 | 第80-82页 |
4.2.2 伯川德竞争下后发国家企业创新投入分析 | 第82-87页 |
4.2.3 算例分析和政策启示 | 第87-89页 |
4.3 有序价格竞争下后发国家产品差异化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研究 | 第89-99页 |
4.3.1 模型构建 | 第89-90页 |
4.3.2 研发投入补贴下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分析 | 第90-93页 |
4.3.3 研发产出补贴下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分析 | 第93-98页 |
4.3.4 算例分析和政策启示 | 第98-9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溢出效应下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策略研究 | 第101-125页 |
5.1 问题提出 | 第101-103页 |
5.2 溢出效应下生产差异产品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究 | 第103-113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103-105页 |
5.2.2 技术溢出与产品差异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分析 | 第105-110页 |
5.2.3 算例分析和政策启示 | 第110-113页 |
5.3 研发投入补贴与技术溢出下的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研究 | 第113-123页 |
5.3.1 模型构建 | 第113-114页 |
5.3.2 古诺竞争情形下研发投入补贴、技术溢出与创新投入关系分析 | 第114-119页 |
5.3.3 产品差异性、技术溢出与研发时间关系分析 | 第119-122页 |
5.3.4 政策启示 | 第122-12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溢出效应下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后发国家企业技术采纳策略研究 | 第125-141页 |
6.1 问题提出 | 第125-126页 |
6.2 模型构建 | 第126-127页 |
6.3 市场竞争分析 | 第127-129页 |
6.3.1 古诺竞争情形 | 第127-128页 |
6.3.2 伯川德竞争情形 | 第128-129页 |
6.4 新技术采纳分析 | 第129-137页 |
6.4.1 企业最优采纳分析 | 第129-133页 |
6.4.2 社会最优采纳分析 | 第133-137页 |
6.5 算例分析和政策启示 | 第137-13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七章 我国相关企业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 第141-152页 |
7.1 技术溢出对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 以华为为例 | 第141-144页 |
7.1.1 华为创新的情况 | 第141-143页 |
7.1.2 案例分析 | 第143-144页 |
7.2 政府研发投入补贴对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齐鲁制药创新为例 | 第144-145页 |
7.2.1 齐鲁制药创新的情况 | 第144-145页 |
7.2.2 案例分析 | 第145页 |
7.3 先发国家企业竞争下后发国家企业技术创新: 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例 | 第145-148页 |
7.3.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的情况 | 第145-148页 |
7.3.2 案例分析 | 第148页 |
7.4 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采纳: 以上海三菱的信息技术采纳为例 | 第148-151页 |
7.4.1 上海三菱信息技术采纳情况 | 第148-150页 |
7.4.2 案例分析 | 第150-151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2-158页 |
8.1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52-154页 |
8.2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54-157页 |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57-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171-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