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18页 |
三、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 | 第18-21页 |
第一章 网络心理咨询及其特点 | 第21-35页 |
第一节 网络心理咨询的兴起与发展 | 第21-24页 |
第二节 网络心理咨询的含义和类型 | 第24-30页 |
一、网络心理咨询的含义 | 第24-26页 |
二、网络心理咨询的类型 | 第26-27页 |
三、网络心理咨询的实施过程 | 第27-30页 |
第三节 网络心理咨询的特点 | 第30-35页 |
一、选择的自主性 | 第30-31页 |
二、相对的隐匿性 | 第31-32页 |
三、使用的便捷性 | 第32-33页 |
四、表达的限制性 | 第33-35页 |
第二章 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及其主要问题 | 第35-51页 |
第一节 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性及其意义 | 第35-39页 |
第二节 网络心理咨询的基本伦理原则 | 第39-44页 |
一、善行 | 第40页 |
二、自主 | 第40-41页 |
三、尊重 | 第41-42页 |
四、诚信 | 第42页 |
五、公正 | 第42-43页 |
六、无害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网络心理咨询的主要伦理问题 | 第44-51页 |
一、资质能力和身份确认问题 | 第45-47页 |
二、隐私保密与安全保护问题 | 第47-48页 |
三、知情同意与尊重自主问题 | 第48-49页 |
四、双重关系与多重关系问题 | 第49-50页 |
五、其他方面的伦理问题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策略 | 第51-65页 |
第一节 努力提升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 | 第51-54页 |
一、建构主体道德认知 | 第51-52页 |
二、普及职业伦理教育 | 第52-53页 |
三、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切实加强道德自律和伦理监管 | 第54-57页 |
一、提升道德主体的自律意识 | 第54-55页 |
二、成立专业伦理委员会等共同体 | 第55-56页 |
三、加强对行业的伦理监管 | 第56-57页 |
第三节 加快制定伦理守则和行业法规 | 第57-65页 |
一、有关国家和地区专业伦理守则的借鉴 | 第57-61页 |
二、制定本土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守则 | 第61-63页 |
三、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一 台湾辅导与咨商学会咨商专业伦理守则 | 第73-85页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