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新定位 | 第10页 |
1.1.2 图书馆的功能和空间日趋多元化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小结 | 第14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14-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的概述 | 第20-28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2.1.1 高校图书馆 | 第20页 |
2.1.2 环境 | 第20页 |
2.1.3 建筑室外环境 | 第20-21页 |
2.1.4 高校图书馆建筑室外环境 | 第21-22页 |
2.2 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的功能 | 第22-23页 |
2.2.1 交通集散功能 | 第22页 |
2.2.2 过渡缓冲功能 | 第22页 |
2.2.3 读书交往功能 | 第22页 |
2.2.4 文化展示功能 | 第22-23页 |
2.2.5 环境美化功能 | 第23页 |
2.3 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的特性 | 第23-24页 |
2.3.1 序列性 | 第23页 |
2.3.2 层次性 | 第23页 |
2.3.3 舒适性 | 第23-24页 |
2.3.4 文化性 | 第24页 |
2.4 影响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的因素 | 第24-25页 |
2.4.1 环境因素 | 第24-25页 |
2.4.2 人文因素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8页 |
第3章 重庆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的总体布局特征 | 第28-54页 |
3.1 图书馆的选址 | 第28-34页 |
3.1.1 按所在校园功能区 | 第28-31页 |
3.1.2 按用地地形条件 | 第31-34页 |
3.2 图书馆外环境的类型 | 第34-42页 |
3.2.1 广场型 | 第34-36页 |
3.2.2 庭院型 | 第36-41页 |
3.2.3 复合型 | 第41-42页 |
3.3 图书馆外环境的空间组织形式 | 第42-47页 |
3.3.1 递进式 | 第42-45页 |
3.3.2 并列式 | 第45-46页 |
3.3.3 复合式 | 第46-47页 |
3.4 图书馆外环境的交通组织方式 | 第47-49页 |
3.4.1 人车分流 | 第47-48页 |
3.4.2 人车同流 | 第48页 |
3.4.3 只限人行 | 第48-49页 |
3.5 重庆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总体布局特点和存在问题 | 第49-51页 |
3.5.1 广场型外环境总体布局特点 | 第50页 |
3.5.2 庭院型外环境总体布局特点 | 第50-51页 |
3.5.3 复合型外环境总体布局特点 | 第51页 |
3.5.4 重庆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总体布局存在的问题 | 第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4章 重庆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空间类型及营造手法 | 第54-76页 |
4.1 广场型外环境的空间类型 | 第54-59页 |
4.1.1 广场空间 | 第54-57页 |
4.1.2 边缘空间 | 第57-59页 |
4.2 庭院型外环境的空间类型 | 第59-70页 |
4.2.1 外环境入口空间 | 第59-61页 |
4.2.2 建筑前入口空间 | 第61-64页 |
4.2.3 中庭空间 | 第64-66页 |
4.2.4 边缘空间 | 第66-68页 |
4.2.5 交通空间 | 第68-70页 |
4.3 复合型外环境的空间类型 | 第70-72页 |
4.3.1 广场空间 | 第70-71页 |
4.3.2 入口空间 | 第71页 |
4.3.3 交通空间 | 第71-72页 |
4.3.4 边缘空间 | 第72页 |
4.4 重庆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的空间特征及存在问题 | 第72-75页 |
4.4.1 广场型外环境空间特征 | 第73页 |
4.4.2 庭院型外环境空间特征 | 第73页 |
4.4.3 复合型外环境空间特征 | 第73页 |
4.4.4 空间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 第73-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重庆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的文化特征 | 第76-84页 |
5.1 文化的挖掘类型 | 第76-77页 |
5.1.1 对地域文化的挖掘 | 第76页 |
5.1.2 对校园历史文化的挖掘 | 第76-77页 |
5.1.3 对读书文化的挖掘 | 第77页 |
5.2 文化的表达形式 | 第77-82页 |
5.2.1 雕塑与小品 | 第77-79页 |
5.2.2 景墙刻撰 | 第79-80页 |
5.2.3 铺装 | 第80-81页 |
5.2.4 植物配置 | 第81页 |
5.2.5 题名 | 第81-8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6章 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原则及策略 | 第84-98页 |
6.1 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 第84-87页 |
6.1.1 整体性原则 | 第84页 |
6.1.2 特色性原则 | 第84-85页 |
6.1.3 文化性原则 | 第85页 |
6.1.4 功能性原则 | 第85-86页 |
6.1.5 人性化原则 | 第86-87页 |
6.2 高校图书馆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策略 | 第87-96页 |
6.2.1 总体布局 | 第87-92页 |
6.2.2 空间设计 | 第92-95页 |
6.2.3 文化内涵设计 | 第95-9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98-100页 |
7.1 结论 | 第98页 |
7.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图表目录 | 第10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