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不同水肥处理对夏玉米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符号说明第4-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前言第13-25页
    1.1 目的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5页
        1.2.1 水肥管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4-15页
        1.2.2 水肥管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15-18页
            1.2.2.1 有机质含量第15页
            1.2.2.2 土壤全氮及速效氮含量第15-16页
            1.2.2.3 土壤有机态氮含量第16页
            1.2.2.4 氨基酸氮含量第16-17页
            1.2.2.5 氨基糖态氮含量第17页
            1.2.2.6 氨态氮含量第17页
            1.2.2.7 酸解未知态氮含量第17-18页
            1.2.2.8 非酸解性氮含量第18页
        1.2.3 土壤微生物第18-23页
            1.2.3.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第18-19页
            1.2.3.2 土壤微生物数量第19-20页
            1.2.3.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第20-21页
            1.2.3.4 土壤酶的活性第21-23页
                1.2.3.4.1 蔗糖酶第21-22页
                1.2.3.4.2 过氧化氢酶第22页
                1.2.3.4.3 磷酸酶第22-23页
                1.2.3.4.4 脲酶第23页
        1.2.4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第23-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2.1 试验地点第25页
    2.2 试验设计第25-26页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6-31页
        2.3.1 土壤样品采集第26页
        2.3.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第26页
        2.3.3 土壤理化性质第26页
        2.3.4 土壤微生物量第26-27页
        2.3.5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第27页
        2.3.6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第27-28页
            2.3.6.1 样品总 DNA 的提取第27页
            2.3.6.2 16S rDNA 的 PCR 扩增第27-28页
            2.3.6.3 PCR 扩增产物的纯化第28页
            2.3.6.4 荧光 PCR 产物的限制性酶切第28页
            2.3.6.5 酶切产物的基因扫描第28页
        2.3.7 数据处理第28-31页
3 结果分析第31-47页
    3.1 不同水肥条件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差异第31-32页
    3.2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第32-34页
    3.3 不同水肥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第34-35页
    3.4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第35-38页
        3.4.1 土壤蔗糖酶活性第35页
        3.4.2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第35-36页
        3.4.3 土壤磷酸酶活性第36-37页
        3.4.4 土壤脲酶活性第37-38页
    3.5 不同水肥条件下各指标的相关性第38-39页
        3.5.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第38页
        3.5.2 土壤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第38-39页
        3.5.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酶的相关性分析第39页
    3.6 不同水肥条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39-47页
        3.6.1 土壤 DNA 总提取结果第39-40页
        3.6.2 细菌 16S rDNA 扩增第40页
        3.6.3 Hha I 酶切得到的 T-RF 图谱第40-42页
        3.6.4 土壤细菌种群结构变化及主要片段定性分析第42-44页
            3.6.4.1 在同一灌水量下不同氮肥处理的细菌群落比较第44页
            3.6.4.2 在同一氮肥处理下不同灌水量的细菌群落比较第44页
        3.6.5 基于 T-RFLP 的主成分分析第44-46页
        3.6.6 多样性指数分析第46-47页
4 讨论第47-54页
    4.1 不同水肥制度对夏玉米田的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第47-49页
        4.1.1 不同水肥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7-48页
        4.1.2 不同水肥制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48-49页
    4.2 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第49-50页
    4.3 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田的土壤酶的影响第50-52页
        4.3.1 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田的土壤蔗糖酶的影响第50页
        4.3.2 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田的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第50-51页
        4.3.3 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田的土壤磷酸酶的影响第51页
        4.3.4 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田的土壤脲酶的影响第51-52页
    4.4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第52页
    4.5 不同水肥条件对夏玉米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52-54页
5 结论第54-56页
    5.1 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54页
    5.2 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第54页
    5.3 不同水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4页
    5.4 微生物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其期间发表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控释型氮肥和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和土壤肥力影响
下一篇: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微山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