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条件下列车运行径路调整优化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自然灾害对路网的影响分析 | 第16-22页 |
2.1 铁路网络特性分析 | 第16-19页 |
2.1.1 铁路网概述 | 第16-17页 |
2.1.2 铁路网的静态特征 | 第17-19页 |
2.2 自然灾害对路网的影响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自然灾害条件下列车运行径路调整分析 | 第22-38页 |
3.1 自然灾害条件下列车运行组织方式 | 第22-23页 |
3.1.1 一般灾害条件下列车运行组织方式 | 第22页 |
3.1.2 严重灾害条件下列车运行组织方式 | 第22-23页 |
3.2 自然灾害条件下列车运行径路调整概述 | 第23-27页 |
3.2.1 线路中断时列车运行径路调整分析 | 第23-26页 |
3.2.2 车站失效时列车运行径路调整分析 | 第26-27页 |
3.3 列车迂回径路生成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3.4 前后列车等级差异对运行径路分配的影响分析 | 第28-36页 |
3.4.1 前后列车的等级相同时的发车间隔 | 第29-31页 |
3.4.2 后行列车等级较低时的发车间隔 | 第31-34页 |
3.4.3 后行列车等级较高时的发车间隔 | 第34-36页 |
3.4.4 前后列车等级差异对运行径路分配的影响 | 第36页 |
3.5 列车运行径路分配原则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自然灾害条件下可行径路集的生成算法 | 第38-43页 |
4.1 最短径路算法研究现状 | 第38页 |
4.2 K-最短径路算法 | 第38-39页 |
4.3 基于通过能力的改进K-最短径路算法 | 第39-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自然灾害条件下列车运行径路分配模型 | 第43-56页 |
5.1 自然灾害条件下列车运行径路分配模型 | 第43-46页 |
5.1.1 路网描述 | 第43页 |
5.1.2 条件假设 | 第43-44页 |
5.1.3 可行径路集 | 第44页 |
5.1.4 模型建立 | 第44-46页 |
5.2 模型求解分析 | 第46-48页 |
5.3 算例分析 | 第48-55页 |
5.3.1 受灾路网描述 | 第48-49页 |
5.3.2 相关参数 | 第49-50页 |
5.3.3 生成可行径路集 | 第50-51页 |
5.3.4 列车运行径路分配结果 | 第51-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