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及车身的附件论文

汽车空调内外循环模式负荷确定及其应用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的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1-14页
第2章 汽车空调负荷分析与确定第14-30页
    2.1 冷负荷的组成情况第14页
    2.2 冷却空气的热力过程第14-16页
        2.2.1 内循环模式第14-15页
        2.2.2 外循环模式第15-16页
    2.3 车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第16-17页
        2.3.1 车外空气计算参数第16-17页
        2.3.2 车内空气计算参数第17页
    2.4 汽车空调负荷计算第17-28页
        2.4.1 车身结构面积计算第17-20页
        2.4.2 乘员舱冷负荷第20-26页
        2.4.3 新风冷负荷第26-27页
        2.4.4 调湿冷负荷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车身参数对冷负荷的影响分析第30-44页
    3.1 几何结构因素第30-35页
        3.1.1 车身颜色第30页
        3.1.2 车顶棚面积第30-31页
        3.1.3 车底面积第31页
        3.1.4 单侧车身面积第31-32页
        3.1.5 发动机隔热板面积第32页
        3.1.6 顶棚长度第32-33页
        3.1.7 车高第33页
        3.1.8 车门高度第33页
        3.1.9 轴距第33-34页
        3.1.10 车宽第34页
        3.1.11 地毯长度第34-35页
    3.2 风挡结构因素第35-40页
        3.2.1 前风挡玻璃面积第35页
        3.2.2 后风挡玻璃面积第35-36页
        3.2.3 单侧车门玻璃面积第36页
        3.2.4 前风挡玻璃角度第36-37页
        3.2.5 后风挡玻璃角度第37页
        3.2.6 前风挡斜边长度第37页
        3.2.7 前风挡顶部宽度第37-38页
        3.2.8 后风挡顶部宽度第38页
        3.2.9 后风挡斜边长度第38-39页
        3.2.10 前风挡下部宽度第39页
        3.2.11 后风挡下部宽度第39-40页
    3.3 主要材料因素第40-42页
        3.3.1 车顶材料层的材料第40页
        3.3.2 车门材料层的材料第40-41页
        3.3.3 车底材料层的材料第41页
        3.3.4 前风挡玻璃的类型第41页
        3.3.5 后风挡玻璃的类型第41-42页
        3.3.6 侧窗玻璃的类型第42页
        3.3.7 天窗玻璃第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汽车行驶工况对冷负荷的影响分析第44-52页
    4.1 车外工况参数第44-47页
        4.1.1 车速第44页
        4.1.2 车外温度第44-45页
        4.1.3 车外相对湿度第45-46页
        4.1.4 太阳辐射强度第46-47页
    4.2 车内工况第47-48页
        4.2.1 车内设计温度第47-48页
        4.2.2 车内设计相对湿度第48页
        4.2.3 车内设计人数第48页
    4.3 运行工况第48-50页
        4.3.1 鼓风机风量第48-49页
        4.3.2 发动机舱温度测试第49页
        4.3.3 电器负荷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算例分析及其实验验证第52-62页
    5.1 验证方法第52-53页
    5.2 某款轿车 I 冷负荷计算验证第53-57页
        5.2.1 环模实验中冷负荷确定第53-55页
        5.2.2 冷负荷计算值第55-56页
        5.2.3 实验值与计算值对比第56-57页
    5.3 某款轿车Ⅱ冷负荷计算验证第57-59页
        5.3.1 环模实验中冷负荷的确定第57-58页
        5.3.2 冷负荷计算值第58-59页
        5.3.3 实验值与计算值对比第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型商用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道路试验方法研究
下一篇:轿车后视镜区域非定常压力场与气动噪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