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综述 | 第9-15页 |
1.1 转录因子、GRAS家族、SHORT-ROOT转录因子 | 第9-10页 |
1.1.1 转录因子 | 第9页 |
1.1.2 GRAS家族 | 第9-10页 |
1.1.3 SHR转录因子 | 第10页 |
1.2 茎尖分生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1.2.1 茎尖分生组织形态结构 | 第10-11页 |
1.2.2 茎尖分生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1.3 维管系统结构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1.3.1 维管系统 | 第12-13页 |
1.3.2 维管系统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杨树PtSHRs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15-37页 |
2.1 主要试剂与器材 | 第15-1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5-1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6-24页 |
2.2.1 农杆菌工程菌株的制备 | 第16-17页 |
2.2.2 杨树材料遗传转化 | 第17-19页 |
2.2.3 转基因杨树GenomicDNAPCR鉴定 | 第19页 |
2.2.4 转基因杨树PtSHRs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9-22页 |
2.2.5 转基因杨树组织切片 | 第22-2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7页 |
2.3.1 农杆菌转化 | 第24-25页 |
2.3.2 转基因杨树GenomicDNAPCR鉴定 | 第25-26页 |
2.3.3 转基因杨树PtSHRs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6-27页 |
2.3.4 转基因杨树的表型分析 | 第27-31页 |
2.3.5 转基因杨树组织切片分析 | 第31-32页 |
2.3.6 顶芽、维管组织发育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32-37页 |
第3章 PtSHRs基因在模式生物拟南芥中的功能验证 | 第37-55页 |
3.1 主要试剂与器材 | 第37-38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3.2.1 拟南芥侵染 | 第38-39页 |
3.2.2 转基因拟南芥GenomicDNAPCR鉴定 | 第39页 |
3.2.3 转基因纯合体拟南芥筛选 | 第39页 |
3.2.4 转基因拟南芥PtSHRs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9-40页 |
3.2.5 转基因拟南芥组织切片 | 第40-4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2-55页 |
3.3.1 转基因拟南芥GenomicDNAPCR鉴定 | 第42页 |
3.3.2 转基因纯合体拟南芥筛选结果 | 第42-44页 |
3.3.3 转基因拟南芥PtSHRs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4-45页 |
3.3.4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分析 | 第45-48页 |
3.3.5 转基因拟南芥组织切片分析 | 第48-49页 |
3.3.6 顶芽、维管组织发育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鉴定 | 第49-55页 |
第4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55-57页 |
4.1 全文结论 | 第55页 |
4.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附录A 部分试剂及配方 | 第63-64页 |
附录B 激素、抗生素、培养基及配方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