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13-25页 |
2.1 标量衍射理论 | 第13-16页 |
2.1.1 菲涅耳衍射 | 第13-14页 |
2.1.2 角谱衍射 | 第14-16页 |
2.2 透镜成像系统与理论 | 第16-21页 |
2.2.1 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 第16-19页 |
2.2.2 相位型菲涅耳透镜 | 第19页 |
2.2.3 4f成像系统 | 第19-21页 |
2.3 光场的相干性 | 第21-24页 |
2.3.1 时间相干性与空间性干性 | 第21页 |
2.3.2 互相干函数与互谱密度 | 第21-23页 |
2.3.3 准单色条件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LCOS变焦透镜的光强传输方程相位恢复 | 第25-40页 |
3.1 相干光场光强传输方程 | 第25-28页 |
3.2 LCOS变焦透镜 | 第28-30页 |
3.3 基于LCOS变焦透镜的相位恢复方法 | 第30-39页 |
3.3.1 算法原理 | 第30-33页 |
3.3.2 实验系统与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SLM变焦透镜与4f系统的光强传输方程相位恢复 | 第40-51页 |
4.1 相干光场基于SLM变焦透镜与4f系统的相位恢复 | 第40-44页 |
4.1.1 算法原理 | 第40-42页 |
4.1.2 实验系统与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4.2 部分相干光场基于SLM变焦透镜与4f系统的相位恢复 | 第44-50页 |
4.2.1 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4.2.2 实验系统与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总结 | 第51页 |
5.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9页 |